决策参考︱恒指再度上行 AI芯片及智能体值得关注
时间:2025-07-28 07:19:12
下载霸财智赢APP,买卖点即市预警,炒家心水交流 >>【主编观市】
中欧会谈并未取得大的进展,但雅下水电站的横空出世给大盘打了强心针,上周恒指再度维持上行。
本周作为月底最后一周,有很多大事密集发生。关税会谈首当其冲,中美双方将于7月27日至30日在瑞典与美方举行第三轮经贸会谈。由于美方附加了很多额外议题,估计实质性进展有限。美欧关税谈判比较关键,据央视新闻,特朗普宣布,将自8月1日起对从欧盟进口的商品征收30%关税。作为回应,欧盟也准备对近1000亿欧元的美国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
至于美联储7月议息会议,估计继续按兵不动,观察鲍威尔对后面降息的看法。
柬泰冲突有望缓和,据马来西亚国家通讯社27日报道,马来西亚外长穆罕默德表示,柬埔寨首相洪玛奈与泰国代理总理普坦将于28日在马来西亚商谈当前两国的边境冲突。
整体来看,外部冲击相对有限,7月底的政治局会议有望持续提振市场信心。
热点方面,上周六晚新闻联播画面,重点关注了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机器人展台。售价3.99万元起,宇树科技发布新款人形机器3.99万元起,整机约25kg,会倒立、翻跟头。特斯拉第三代机器人即将进入中国C端市场。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深元人工智能与海尔集团旗下工业互联网平台卡奥斯 COSMOPlat 的联合展台引发行业聚焦,全球首个 L4 级智能体母体系统——Master Agent亮相。合作双方围绕工业互联网的核心场景展开深度合作,包括人才招聘智能化、客户服务全流程自动化以及企业工作流智能调度等,进一步释放AI智能体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潜力。
砺算科技消费级GPU G1007月26日正式发布,根据新的测试,它在OpenCL基准测试中的表现超过了英伟达的GeForce RTX 4060。清华大学开发出理想的极紫外(EUV)光刻胶材料。AI芯片及智能体值得关注。
高层领导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有关举措。教育类或迎来催化。
【本周金股】
猫眼娱乐(01896)
上周票房春节后首超10亿元。7月以来的周度票房连续上涨,上周截至周日晚18:30票房达11.32亿元,是春节后首次超过10亿元。后续两周都有重磅待上映。除了爆火的《浪浪山小妖怪》外,本周四还有《731》,截至目前,猫眼平台累计“想看人数”已经超过流浪地球2和哪吒2 ;《东极岛》将于8月8日上映。可见重磅供给充足,有望继续支撑行业恢复。
近日猫眼已经上调两部头部电影票房预期,《南京照相馆》点映和预售票房超预期,自上映后猫眼已将最终票房上调至16.24亿元;此外将《长安的荔枝》票房上调至9.15亿元。猫眼娱乐作为头部票务平台,暑期档票房增长将直接带动其服务费收入。
此外,猫眼娱乐是《浪浪山小妖怪》的联合出品方之一,还同时参与暑期档多部影片(如《罗小黑战记2》等),预计将受益于动画电影市场热度。
【产业观察】
7月26-28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举行。本次WAIC H3智能终端馆汇聚了具身智能、机械制造、虚拟现实、智能硬件等领域的数十家企业,宇树科技、云深处科技、智元机器人、傅利叶等机器人企业纷纷带来了最新产品。随着机器人“干活”能力大幅提升,各家机器人公司当前订单供不应求。有机构指出,2025年或将成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量产元年,全年预计将有5万台人形机器人下线。企查查资料显示,截至目前,宇树科技已累计中标订单超100笔;具身智能企业跨维智能已有批量化订单落地,7月27日,跨维智能发布全新一代人形机器人DexForce W1 Pro。
另据优必选(09880)官微7月23日消息,优必选全新推出面向智能制造场景的全尺寸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2,通过迭代的群脑网络2.0(BrainNet 2.0),搭载自研的专用于工业人形机器人本体的智能体技术Co-Agent,构建工业级人形机器人AI双循环,实现人形机器人单机自主和群体协同的螺旋式进化。优必选还宣布,中标觅亿(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逾9,051万元人民币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此次中标订单是目前全球人形机器人金额最大的采购订单。此外,公司宣布拟配售3015.545万股新股,净筹约24.1亿港元。
其他值得关注的港股标的有:核心零部件供应的津上机床中国(01651)、速腾聚创(02498)、广汽集团(02238);软件解决方案方面的地平线机器人-W(09660)等。
【数据看盘】
港交所公布数据显示,恒生期指(七月)未平仓合约总数为103387张,未平仓净数36765张。恒生期指结算日2024年07月30号。本周期指结算。
恒生指数在25388点位置,牛熊证密集区偏离中轴,市场显得犹豫。下周FOMC会议公布议息结果,估计利率维持不变,理事中可能有两张反对票,鲍威尔强调观察关税战影响。本周恒生指数看涨。
【主编感言】
时隔四年,恒生指数终于重返25000点。
港股强势走高的背后,南向资金今年累计净买入金额已近8000亿港元,接近2024年全年,有望刷新历史纪录。同时,外资开始重新审视中国资产的投资价值。
资金供给速度能否加速还要看“赚钱效应”,中金公司年中预计,南向资金、外资和港股公司回购在下半年或为市场提供3000亿港元左右增量资金。华泰证券近期表示,公募基金主动配置比例较高,若提升至一定水平,可能带来约2000亿港币增量资金;同时,非公募资金如保险、私募和个人配置比例上升,保守估计还能带来约4000亿港币增量资金,整体下半年港股增量资金虽比上半年略小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国海证券数据显示,公募持仓港股的比例达到历史峰值。截至2025Q2,公募主动权益基金对港股的配置比例已攀升至14.89%,自2024Q3以来首次超越2021年历史高点后连读四季度屡创新高,基金经理对港股优质资产的信心持续增强。
随着市场赚钱效应开始积累,反内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等这些题材的话题热度持续,
散户的流入也在加速。提醒投资者留意恒生指数股息率的变化。当股息率降到历史较低分位置的时候,港股可能接近阶段性顶部。
免责声明:本资讯不构成建议或操作邀约,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