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15 12:13:06
SHANGHAI GROWTH(00770)4月末每股资产净值为0.10美元
SHANGHAIGROWTH(00770)发布公告,于2025年4月30日,公司未经审核的每股资产净值为0.1美元。
- 2025-05-15 12:12:00
中广核新能源(01811)4月按合并报表口径完成发电量1677.7吉瓦时 同比增加5.7%
中广核新能源(01811)发布公告,2025年4月该集团按合并报表口径完成发电量1677.7吉瓦时,较2024年同比增加5.7%。其中,中国风电项目增加18.1%,中国太阳能项目增加15.5%,中国水电项目减少56.9%及韩国项目减少11.4%。截至2025年4月30日止四个月,集团今年累计完成发电量6448.7吉瓦时,比2024年同比减少1.5%。其中,中国风电项目增加3.4%,中国太阳能项目增加10.3%,中国水电项目减少24.3%及韩国项目减少11.1%。
- 2025-05-15 12:10:27
吉利汽车(00175)发布一季度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56.72亿元 同比大幅增加263.59%
吉利汽车(00175)发布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第一季度业绩,收入724.95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加24.51%;股东应占溢利56.72亿元,同比增加263.59%;销量7038万辆,同比增加48%。2025年第一季度,集团销量创历史新高,新能源业务强劲增长,其中银河品牌销量同比增长214%,新能源盈利能力全面改善,规模效应突显,带来盈利能力的大幅提升。
- 2025-05-15 11:43:26
花旗:上调腾讯控股(00700)目标价至695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花旗发布研报称,将腾讯控股(00700)目标价由670港元,调高3.7%至695港元,维持“买入”的投资评级。花旗指,腾讯首财季毛利率/营业利润/净利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20%/18%/22%,主要得益于国内/国际游戏和线上广告表现优异,同时增长更快的高利润率收入组合和经营杠杆,尽管考虑到与人工智能见(AI)相关的较高折旧成本,惟利润增长仍然高于收入增长。管理层重申其AI投资重点增强和扩大内部服务相对高于外部云服务。业务方面,花旗认为,腾讯已确定了其在经营常青游戏并培养持续的广告预算支出来自广告商。虽然利润和收入增长之间的差距可能会缩小,由于AI投资时机,故不会出现负的营运杠杆。
- 2025-05-15 11:25:17
富瑞:上调腾讯控股(00700)目标价至665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富瑞发布研报称,将腾讯控股(00700)目标价由646港元,调高2.9%至665港元,维持“买入”的投资评级。富瑞认为腾讯是全球手游领导者,有着良好的业绩记录开发成功的游戏。HoK大获成功,DAU创历史新高,新游戏的正面回馈,支持投资组合策略,应能推动长期增长。该行认为腾讯在影片广告的内容为王。富瑞称,若腾讯成功推出强劲的新游戏,由于宏观复苏,令网路广告增长快于预期,云业务部门带来的损失小于预期,根据SOTP计算,目标价估值上行为760港元。相反,该行指,若腾讯新游戏推出失败,在宏观逆风下,网路广告增长低于预期,并要大力开展支付补贴活动以及云端运算方面的资本支出,根据SOTP计算估计的下行预期为400港元。
- 2025-05-15 11:09:44
瑞银:上调腾讯控股(00700)目标价至710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瑞银发布研报称,将腾讯控股(00700)目标价由700港元,调高1.4%至710港元,维持“买入”的投资评级。瑞银指,腾讯首财季业绩强于预期,该行上调腾讯2025-27年度每股盈利预测1-2%,高于市场共识。在业绩会议上,管理层反覆使用“长跑道”包括网络游戏、广告、电子商务和人工智能(AI)等多种业务线货币化,并明确列出短期和长期驱动因素。尽管市场对腾讯共识的估值高于同业(2025年预测市盈率17倍(2024-26年每股盈余复合年增长率为16%),腾讯拥有独特高盈利可见度,但该行认为,未来仍将面临增长上限。
- 2025-05-15 10:52:22
高盛:轻微上调腾讯控股(00700)目标价至595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高盛发布研报称,因首财季游戏和广告收入表现稳健,收入和利润都超出预期,将腾讯控股(00700)目标价由590港元,轻微调高0.8%至595港元,维持“买入”的投资评级。高盛指,腾讯首财季营收强劲增长(同比增长13%)和每股盈利(EPS)(同比增25%),主要因为其拥有两大优质收入来源(游戏和行销服务),同比增率均达到或超过20%,毛利率亦创下2016年第二财季以来的最高水准。该行将腾讯2025/2026财年营收和每股盈利预测上调1%,拓展行销服务的长期增长空间。广告、电子商务、游戏和云端运算将由腾讯对人工智能(AI)的持续执行和投资。
- 2025-05-15 10:27:01
中金:维持百济神州(06160)“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198港元
中金发布研报称,维持百济神州(688235.SH,06160,ONC.US)2025年和2026年盈利预测不变,维持“跑赢行业”评级,基于DCF模型,该行维持A/H/US股目标价280元/198港币/332美元(15.0%/41.0%/43.1%上行空间)。中金主要观点如下:1Q25收入符合该行预期公司公布1Q25业绩:收入11.17亿美元,同比增长49%,其中产品收入11.09亿美元,同比增长48%,GAAP净利润127万美元,收入符合该行预期,扭亏进度超该行预期,主因收入增速明显高于运营费用增长。泽布替尼份额持续提升,拉动产品收入稳步增长1Q25年泽布替尼销售7.92亿美元,同比增长62%,占产品收入的71.4%;其中美国地区销售额5.63亿美元,同比增长60%,主要得益于需求的增长,其中超过60%的季度环比增长来自于在CLL适应症中的扩大使用,其已成为美国销售额最高的BTK抑制剂。据公司公告,1Q25泽布替尼美国需求量同比增长54%,这与泽布替尼的实际销售额相匹配。在欧洲,1Q25泽布替尼销售额为1.16亿美元,同比增长73%,主要得益于在所有欧洲主要市场的份额提升,包括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和英国。首次实现季度扭亏,公司继续维持25年指引公司指引25年有望实现收入49-53亿美元,同比增长29%-39%,GAAP经营费用41-44亿美元,25年实现GAAP经营利润转正。得益于毛利率提升,以及费用控制,公司在1Q25实现GAAP净利润127万美元,该行对今年公司顺利完成全年指引持乐观态度。公司在2025-2026年拥有诸多看点据公司公告:1)BCL2国内上市申请获批上市,用于治疗R/RCLL,公司预计其用于治疗R/RMCL的II期临床将于2H25读出数据,并有望递交全球加速上市申请;2)BTKCDAC治疗r/rCLL的II期潜在性注册临床持续入组,公司预计2026年读出数据,并将于25年启动与礼来Pirto的头对头临床;3)在实体瘤领域,公司预计1H25将读出CDK4i、CDK2i和B7H4ADC的初步数据,并将于2H25完成EGFRCDAC、Pan-KRASi、FGFR2bADC、B7H3ADC等产品的PoC验证,公司与Amgen合作开发的Tarlatamab也于4M25公布了治疗2LSCLC的III期临床期中分析达到主要临床终点。风险提示:产品销售不及预期;在研管线数据读出不及预期。
- 2025-05-15 10:14:28
尝高美集团(08371)5月14日因采纳购股权计划发行合共139.4万股
尝高美集团(08371)发布公告,于2025年5月14日因采纳购股权计划发行合共139.4万股。
- 2025-05-15 10:11:53
中金:维持新秀丽(01910)“跑赢行业”评级 降目标价至20港元
中金发布研报称,鉴于在美国关税不确定性背景下消费情绪疲软,该行将新秀丽(01910)2025年收入和净利润预测分别下调3%和12%至35.4亿美元和3.27亿美元;将2026年收入和净利润预测分别下调4%和18%至37.5亿美元和3.48亿美元。该行下调目标价20%至20港元(对应11.5倍2025年市盈率,较当前股价具备30%的上行空间)。鉴于公司持续的严格成本控制,该行维持“跑赢行业”评级。当前股价对应8.8倍2025年和8.3倍2026年市盈率。中金主要观点如下:1Q25销售额及利润率不及预期新秀丽公布1Q25业绩:净销售额为7.97亿美元,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下降4.5%;经调整EBITDA为1.28亿美元(利润率为16.0%,去年同期为18.8%);经调整净利润为5,20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8,710万美元)。销售额和利润率均低于该行预期,主要由于亚洲地区表现不及预期及北美批发渠道订单节奏错位,但欧洲业绩稳定和营销支出审慎,抵消了部分影响。在业绩电话会议中,管理层指出:1)Tumi品牌在中国表现强劲。2)2Q25迄今为止的销售增速与1Q25相似。3)管理层预计2Q25毛利率保持稳定,经调整EBITDA利润率略有改善。4)管理层表示,与其他消费品相比,行李箱行业未见明显提前备货行为。5)截至1Q25,公司在美国销售的产品中有14%来自中国,管理层预计到2025年底该比例将降至1%-5%。为应对潜在关税上调,公司拟采取多项举措。6)考虑到新秀丽销售与全球客运量之间的历史相关性,管理层认为2025年全球旅客预计增长5%可能意味着行李箱需求的增长潜力。7)杠杆及分红政策:截至1Q25,通过分红和回购向股东返还3.5亿美元后,公司净杠杆率为1.8倍。8)双重上市:管理层表示正持续推进美国双重上市计划,并密切关注市场环境。风险提示:宏观不利因素;资产减值损失;外部竞争加剧,内部品牌间互相竞争;外汇汇率风险;二次上市时间不确定性;关税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