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1. 花旗:下調新秀麗(01910)目標價至19.7港元 料後續季度盈利壓力持續

    花旗發布研報稱,新秀麗(01910)首季經調整淨利潤同比跌40%至5,200萬美元遜預期,主要因爲高基數、消費情緒疲軟及北美批發時間變動導致收入疲弱,營運去杠杆表現差過預期。該行預計公司後續季度盈利壓力將持續,因關稅對消費者需求和利潤率的影響持續存在。管理層預計,盡管比較基數較低,第二季收入仍將同比錄得中單位數下降。該行基于更謹慎的銷售和利潤率展望及關稅不確定性,調低盈利預測22%至29%,目標價由26港元下調至19.7港元,維持“買入”評級。

    2025-05-14 13:49:07
    花旗:下調新秀麗(01910)目標價至19.7港元 料後續季度盈利壓力持續
  2. 大摩:規模化ICL的競爭護城河繼續擴大 重申艾迪康控股(09860)“增持”評級 目標價10港元

    華爾街大行摩根士丹利近日發布研報稱,規模較大的獨立醫學實驗室(ICL)競爭護城河持續擴大,主要得益于其率先應用人工智能並強化高端檢驗能力,摩根士丹利分析團隊預計ICL行業面臨的一些挑戰因素未來將會逐步被消化。鑒于艾迪康控股(09860)坐擁高于同行的業績增長數據以及更加健康的資産負債表,摩根士丹利分析團隊重申對艾迪康控股(09860)股票的“增持”評級,並且予以10港元目標價。摩根士丹利分析團隊表示,由于業務性質,ICL處于人工智能/數字化應用的最前沿領域,領先企業的競爭優勢持續擴大:ICL業務本身具有勞動/資本密集型的特性,且業務正式經營過程中産生的大量數據使其位居中國醫療領域人工智能應用的前沿。大摩表示,以艾迪康控股爲例,在其自主研發的實驗室信息系統(LIS)和近期突破式AI技術整合的幫助下,2024年其試劑和履約成本分別降低了10%和6%,而實驗室人均産出提高了7%,並且大摩預計未來仍有充足空間可進一步大幅提升。高端檢驗業務和共同建設項目則將在近期至中期繼續引領增長,大摩表示,2024年艾迪康的高端檢驗營收實現同比增長約18%(與此同時,五年期複合年增長率約33%),而其共建項目營收和訂單則同比增長了62%和126%。由于常規臨床檢驗領域持續面臨監管層面阻力,大摩認爲拓展進入門檻更高的高端檢驗和共建項目業務領域是ICL龍頭企業實現高于行業整體的增長和利潤率的關鍵。與此同時,大摩表示,常規臨床檢驗在短期內可能仍然將面臨政策驅動的價格/檢驗量壓力,基礎效應可能將在2025年底至2026年初逐步消化,這與上遊IVD廠商參與者們的預期基本一致。大摩還提到,通過並購整合垂直領域的高端檢驗公司以加速業務擴張,自2022年以來,艾迪康與Guardant開展的戰略合作,在2024年爲艾迪康貢獻了超過1%的營收和3%的利潤,預計2025年有望實現同比增長30%。未來雙方將在中國市場推出更多合作産品,包括CDx和MRD産品,涵蓋液體和組織樣本。近期,艾迪康宣布收購一家專注于血液學領域的IVD+ICL平台公司,交易對價大約爲人民幣5000萬元現金外加最多1.19億港元的新股發行(占擴大後資本規模的約3.85%)。大摩表示,錨定目標公司預計將在2026-2027年實現盈利。該標的擁有約400家醫院客戶,其中大多爲ClassIlI級別醫院,能夠補充艾迪康的高端檢驗項目菜單以及醫院整體覆蓋範圍。在ICL行業不可避免的整合趨勢下,憑借其健康的資産負債表,艾迪康正尋求更多且更大規模的互補技術平台的並購機會。

    2025-05-14 13:44:37
    大摩:規模化ICL的競爭護城河繼續擴大 重申艾迪康控股(09860)“增持”評級 目標價10港元
  3. 港股概念追蹤|券商板塊盈利能力與估值存在預期差 AH差價巨大存補漲空間(附概念股)

    記者調研發現,在境內外政策協同支持下,具備跨境一體化運營能力的頭部中資券商正加速深化港股IPO戰略布局。中信建投表示,2024年券商業績顯著修複,核心驅動來自政策利好、自營收益正增及2023年低基數效應。2025年,市場交投持續回暖下,股基交易額、融資余額及權益基金發行有望繼續提升,繼續提振券商財富管理收入,疊加去年一季度自營投資低基數的影響,行業盈利彈性或會繼續釋放。當前券商板塊兼具估值安全邊際與政策催化預期,建議持續關注。華泰證券指出,2025年一季度大券商歸母淨利潤合計同比大幅增長92%,扣非淨利潤同比+51%,關注叁大主線:1)擴表趨勢延續,金融投資規模驅動總資産進一步擴張,但杠杆率分化;2)投資貢獻增長,大券商投資類收入普遍增長,體現較強彈性;3)輕資本業務修複,一季度全市場日均股票基金成交額同比+71%,經紀淨收入同比提升、投行淨收入普遍改善、資管淨收入相對穩健。展望行業未來發展,政治局會議定調持續穩定和活躍資本市場,中央彙金進一步發揮類“平准基金”的作用,後續資本市場支持性政策有望持續落地,關注資産負債表運用能力強、業績增長穩健的頭部券商,把握並購主題的結構性機會。中資券商相關AH差價較大的港股:中金公司(03908)、中信證券(06030)、光大證券(06178)、中信建投證券(06066)、弘業期貨(03678)、廣發證券(01776)等。

    2025-05-14 13:31:08
    港股概念追蹤|券商板塊盈利能力與估值存在預期差    AH差價巨大存補漲空間(附概念股)
  4. 綠景中國地産(00095):清盤呈請聆訊進一步延期至7月9日

    綠景中國地産(00095)發布公告,于2025年5月14日的高等法院聆訊中,高等法院頒令將呈請聆訊進一步延期至2025年7月9日。

    2025-05-14 12:32:52
    綠景中國地産(00095):清盤呈請聆訊進一步延期至7月9日
  5. 李甯(02331)擬委聘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爲新任核數師

    李甯(02331)發布公告,公司的現任核數師羅兵鹹永道會計師事務所(羅兵鹹永道)將于其當前任期屆滿後,即公司將于2025年6月12日(星期四)召開的應屆股東周年大會結束時,退任且不會續聘。經審核委員會推薦,于2025年5月14日,董事會決議在股東周年大會上提呈一項決議案,以批准委聘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爲公司的新任核數師,任期自股東周年大會結束後生效,至公司下屆股東周年大會結束爲止。該建議委任須待股東于股東周年大會上批准後方可作實。

    2025-05-14 12:29:00
    李甯(02331)擬委聘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爲新任核數師
  6. 申萬宏源:首予速騰聚創(02498)“增持”評級 激光雷達配置需求進入爆發期

    申萬宏源發布研報稱,預計速騰聚創(02498)2025-2027年營業收入爲26.2/36.6/47.0億元歸母淨利潤爲-2.38/1.06/3.20億元。由于公司尚未盈利,該行采用PS估值法對公司進行估值。在可比公司選擇上,該行選取禾賽科技、優必選、Mobileye作爲公司可比公司。可比公司2025年PS平均估值爲10.5倍,考慮到公司車載和機器人兩塊應用的可比公司估值水平差異較大,出于謹慎原則在可比公司平均估值基礎上下調30%,該行給予公司2025年7.4倍PS,對應公司目標市值約194億,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申萬宏源主要觀點如下:厚積薄發,公司快速領跑全球激光雷達行業,並致力于在具身智能領域提供優質解決方案近年公司激光雷達銷量非線性高增,驗證智能化趨勢下車企對激光雷達配置需求進入爆發期,及公司行業領軍地位。2024年全年,公司激光雷達總銷量約54.4萬台,較2023年同比大幅增長109.6%,其中用于ADAS應用的激光雷達産品銷量約52萬台。與銷量高增對應,公司在2024年份額保持領先,維持頭部供應商地位,2024年速騰聚創以26%的市場份額,位居全球第一。當前,公司産品矩陣完備,從技術路徑上涵蓋機械式/半固態/固態,性能上覆蓋短距到超長距、低線束到高線束,應用上覆蓋車載主雷達/角雷達/機器人雷達等,能滿足從入門到高階,各類價格區間的廣泛需求。驅動力一:車載端到端+智駕平權此前激光雷達車載配置爭議持續存在的核心因素在于特斯拉堅持純視覺+神經網絡路線。在算力增強、端到端算法趨于成熟的背景下,多傳感器融合和純視覺路線已不再對立,激光雷達等傳感數據正在與端到端算法融合。2025年激光雷達行業將進入“千元機時代”。隨着激光雷達産品價格快速下探到千元級別,激光雷達有望作爲自動駕駛的“隱形安全氣囊”大幅提升配置率。激光雷達向低價位滲透趨勢明顯,核心價格區間24年降至25-30萬。綜合考慮乘用車市場智能化程度/單車激光雷達搭載數/激光雷達單價等因素,該行初步測算乘用車市場激光雷達市場空間,預計2025年全球乘用車激光雷達市場空間約70億,其中中國市場約63億占大頭,未來幾年海外市場預計逐步打開,呈快速增長態勢,海外市場將是激光雷達重要增量方向。驅動力二:戰略定位機器人技術平台在具身智能領域,速騰聚創聚焦機器人視覺、靈巧手等增量零部件開發,推出基于手眼協同的機器人上半身操作解決方案以及下半身移動解決方案。25年3月發布AC1,創新性地將激光雷達、攝像頭與IMU叁大核心傳感器進行融合。商業落地進程上,2025年被視作人形機器人量産元年,如特斯拉今年目標生産5000台Optimus,國內如智元機器人等企業也實現千台級交付。割草機作爲服務機器人的細分品類,市場發展獨具特色。就割草機器人這一細分市場來看,該行初步測算其對激光雷達産品的需求量,預計2025年需求量超過40萬台,至2028年有望超過90萬台。風險提示:智駕上車進度存在不確定性;新競爭對手進入導致競爭加劇;客戶超額壓價的風險;部分産業鏈環節的設備、原材料、技術獲取受阻;海外業務拓展進度不及預期。

    2025-05-14 11:49:09
    申萬宏源:首予速騰聚創(02498)“增持”評級 激光雷達配置需求進入爆發期
  7. 招商證券國際:看好內地教育行業 推薦Duolingo及新東方(09901)

    招商證券國際發布研報稱,新的AI+教育産品推出,利用DeepSeek(深度求索)來改善使用者學習體驗並降低成本,鑒于穩定的政策,K-12領域仍維持穩健的增長前景背景和需求,而企業開始更關注平衡增長和盈利能力。該行對內地教育行業的評級爲“增持”,主要看好其廣大的擴張機會出現的彈性增長;人工智能(AI)賦予進一步增長機會,該行推薦Duolingo(DUOL.US)和新東方(EDU.US,09901)。

    2025-05-14 11:37:40
    招商證券國際:看好內地教育行業 推薦Duolingo及新東方(09901)
  8. 大和:降裕元集團(00551)目標價至17港元 重申“買入”評級

    大和發布研報稱,將裕元集團(00551)2025-26年預測每股盈利下調9%,主要由于較低的毛利率預測。該行繼續評估其OEM業務市盈率爲10倍,乃應用于該行的2025年每股盈利(EPS),並使用當前市場價值作爲其零售業務寶勝國際(03813)來推導該行新的基于SOTP的12個月目標價爲17港元(原爲19港元),大和重申對裕元“買入”的投資評級。

    2025-05-14 11:23:59
    大和:降裕元集團(00551)目標價至17港元 重申“買入”評級
  9. 中信裏昂:上調對小米集團-W(01810)今年電動車銷售預測至40萬輛 評級“高度確信跑贏大市”

    中信裏昂發布研報稱,小米集團-W(01810)將于本月公布首財季業績,預計小米2025年首財季業績強勁,總營收年增44.6%,營業利潤達1090億元人民幣,經調整後淨利年增54%至100億元人民幣。所有智慧型手機,受惠于以舊換新補助和分享收益,毛利率再次環比上升,電動車業務損失可能進一步收窄至6.5億元人民幣。小米在2025年第一季交付了7.6萬輛電動車,該行提高了2025年電動車銷售預測將達到40萬輛。該行將小米2025/26年經調整後淨利調高8%/4%,保持“高度確信跑贏大市”的投資評級。

    2025-05-14 11:12:17
    中信裏昂:上調對小米集團-W(01810)今年電動車銷售預測至40萬輛 評級“高度確信跑贏大市”
  10. 中泰證券:維持地平線機器人-W(09660)“增持”評級 高階智駕放量在即

    中泰證券發布研報稱,地平線機器人-W(09660)作爲國內智駕解決方案龍頭公司,産品出貨量快速提升,授權解決方案業務收入快速增長,商業模式優異,J6及HSD方案交付有望進一步打開增長空間。該行預計公司2025-2027年實現營業收入35.99/55.10/81.86億元(25/26年前值38.56/61.85億元),實現淨利潤-19.33/-5.11/8.38億元(25/26年前值-11.45/1.16億元)。考慮到公司所處賽道優異,成長性較好,該行維持公司“增持”評級。事件:地平線機器人發布2024年年度業績公告。2024年公司營業收入達23.84億元,同比增長53.62%;實現淨利潤23.47億元,同比增長134.82%。中泰證券主要觀點如下:汽車解決方案交付量高增,高毛利率業務占比提升2024年公司汽車解決方案實現收入共23.12億元,占比提升至97%。其中授權及服務業務毛利率92%,2024年全年收入增長70.9%至16.48億元,驅動整體毛利率提升至77.25%,較2023年全年70.53%有顯著提升。2024年全年交付産品解決方案約290萬套,同比增長38%,實現累計交付量770萬套的突破,穩居國內智能駕駛解決方案交付規模第一。經營效率持續提升,全年淨利潤轉正2024年公司經營效率持續提升:銷售費用率由23年的21.09%下降至17.20%,連續叁年呈快速下降趨勢;管理費用率從23年的28.57%下降至26.75%。公司全年研發投入31.56億元,占收入比重爲132%,研發費用率較2023年的152%有所下降。全年公司實現淨利潤23.47億元,其中經調整經營虧損14.95億元,較2023年收窄11.4%。廣泛合作穩定龍頭地位,高階智駕方案滲透率持續提升截至2025年3月,地平線産品解決方案已獲得27家OEM(42個OEM品牌)采用,全年新增超100款車型定點,累計賦能超300款車型。公司在中國OEMADAS市場份額穩居第一,占比超40%。高階智能駕駛方面,公司在中國獨立第叁方高階智駕解決方案提供商中排名第二。2024年發布的征程6解決方案市場反饋良好,預計到2025年累計出貨量將超1000萬件。2024年公司推出的新一代全場景高階自動駕駛解決方案HorizonSuperDrive(HSD)旨在所有城市、高速公路和泊車場景中實現流暢和擬人的高階自動駕駛功能,已獲多OEM廠商定點,預計將于2025年第叁季度開始量産,有望進一步提升市占率。風險提示:技術落地不及預期,地緣政治風險,政策風險等。

    2025-05-14 10:50:56
    中泰證券:維持地平線機器人-W(09660)“增持”評級 高階智駕放量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