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2-26 17:16:14
蘋果(AAPL.US)10億美元撬動印尼市場:iPhone 16解禁,東南亞消費電子賽道迎投資新風口
蘋果公司(AAPL.US)已與印度尼西亞簽署了一項投資協議,爲iPhone16在東南亞最大國家恢複銷售鋪平了道路。這項協議結束了雙方長達五個月的爭端,爭端始于去年10月,當時印尼以蘋果未能遵守國內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生産要求爲由,拒絕向其發放銷售許可證。據報道,印尼工業部長阿古斯・古米旺・卡塔薩斯米塔周叁在雅加達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了這項協議。蘋果公司承諾在印尼投資10億美元,這一承諾最終促使印尼政府改變了立場。這筆交易對印尼來說是一個重大勝利,其強硬策略成功促使一家大型外國公司加大投資,推動當地制造業發展,而不僅僅是將印尼作爲銷售中心。此前,印尼政府曾表示,蘋果在印尼的投資僅爲9500萬美元左右。而對于蘋果來說,這筆交易使其能夠進入印尼龐大的消費市場。盡管蘋果在印尼的智能手機市場份額未進入前五,但印尼擁有2.78億人口,其中超過一半的人年齡在44歲以下且精通技術,是一個極具潛力的市場。此外,這項協議對印尼總統普拉博沃・蘇比安托來說也具有重要意義。蘋果公司向其政府屈服的形象可能有助于提升他在國內的地位,尤其是在他因多次政策轉變和大規模削減開支計劃而受到批評的背景下。
- 2025-02-26 17:10:39
9萬億日元收購案陷僵局 7-Eleven控制權爭奪戰升級
據知情人士透露,由日本伊藤家族及伊藤忠商事牽頭財團發起的9萬億日元(約合600億美元)Seven&iHoldingsCo.管理層收購因控制權分歧而擱淺,伊藤忠商事正考慮退出此交易。該知情人士表示,伊藤家族與伊藤忠商事就收購後實體董事會架構仍未達成一致。目前談判仍在繼續,仍有可能取得突破。但若此次收購未能成行,7&i控股首席執行官井阪隆一或將不得不與加拿大便利店巨頭AlimentationCouche-Tard(簡稱Couche-Tard)展開談判。後者此前提出以約470億美元估值收購這家日本零售巨頭的要約。控制權之爭伊藤家族和伊藤忠商事的收購提案于去年11月浮出水面,旨在抵禦Couche-Tard並保持7&i的日本所有權。知情人士此前表示,創始人後代計劃出資約5000億日元,而伊藤忠將商社投入逾1萬億日元,其余資金來自其他戰略投資者和日本大型銀行的融資。上月,7&i首席財務官丸山容路表示,特別董事會委員會仍在審議Couche-Tard和創始伊藤家族的收購提案,但缺乏足夠信息進行評估。這位首席財務官1月9日稱,7&i管理層將決定最佳行動方案,同時關注5月的股東大會。知情人士此前透露,除伊藤家族和伊藤忠商事外,阿波羅全球管理正討論承諾出資至多1.5萬億日元,KKR集團也在考慮參與管理層收購。運營7-Eleven泰國特許經營權的泰國正大集團(CPAllPlc)也計劃注資5000億日元。叁井住友金融集團、叁菱日聯金融集團和瑞穗金融集團已准備參與管理層收購的融資。據稱花旗集團和美國銀行也考慮通過爲7&i美國子公司持有的債務再融資加入該提案。
- 2025-02-26 16:42:33
被AIDC高景氣度“追着喂飯”,玉柴國際(CYD.US)營收利潤雙降亦有光明未來
“全球AI軍備競賽已進入白熱化階段,數據中心(AIDC)建設有望迎爆發式增長”。近日,國金證券的一則研報的透露信息在市場引發廣泛關注。隨之而來的便是A股的AIDC備電概念大熱。在大量炒作資金追捧下,近期泰豪科技8天狂拉5個漲停板,成爲板塊“妖王”;科泰電源單日暴漲15%,濰柴重機封死漲停,股價刷新曆史新高;板塊內,包括伊戈爾、聖陽股份在內的多只標的同樣跟漲。近年來,微軟、谷歌、亞馬遜、Meta等一衆海外科技巨頭持續加大資本開支投入,國內的阿里、字節等互聯網大廠也紛紛提高資本開支。而在DeepSeek出現和AI加持下,市場普遍認爲科技大廠的AI資本投入有望進一步提高。實際上,自今年年初以來,國內數據中心用大缸徑發動機便開始了新一輪漲價潮,並預計漲勢會繼續甚至加速。在國産化替代邏輯下,有望享受此輪行情紅利的龍頭企業,除了身在A股的濰柴重機,還有便是在美股上市的玉柴國際(CYD.US)。AIDC高景氣度帶來的硬核增長邏輯據APP了解,傳統的數據中心主要是IDC通用數據中心,但在AI時代,AI大模型需要更大規模算力支持,而其産生的巨大數據吞吐量,只有AIDC智算中心才能滿足需求。相比傳統的IDC,AIDC在建造時無論對芯片還是配電系統等都有更高的要求。其具體表現在,AIDC智算中心的建設對供配電系統有更嚴格的要求,其中一個就是剛需高等級數據中心需強配備用電源,所以,性能等級要求高的柴油發電機便成爲AIDC最主流的備用電源配置。得益于近年來AIDC以及數據中心建設高景氣度,市場對柴油發電機的需求因此高速增長。這便是目前柴發市場增長的核心邏輯。從市場角度來看,預計2024年全球數據中心投資超4000億美元,其中美國/歐洲/中國占比達30%/24%/23%。隨着人工智能技術在各個行業的應用不斷深化,預計全球AIDC新增裝機量有望從2024年的7GW增長至2028年的59GW,CAGR高達73%。而供配電系統作爲AI數據中心的“心髒和血管”,其投資占比約10-15%,包含不間斷電源、配變電、備用電源叁個子系統。柴發爲數據中心重要備電應急方案,受益于AIDC對于柴發功率、電力輸出穩定性以及耐久性等要求,單機壁壘及價值量預計提升。測算到2028年全球數據中心用柴發規模達834億元,CAGR6%,其中AIDC用柴發規模達302億元,CAGR達43%。從市場競爭角度來看,在國內供給方面,外資品牌康明斯、mtu、卡特分別占據市場份額的35%、30%、15%,在存量市場占據絕對壟斷地位。目前康明斯、MTU、卡特等外資廠商對應國內産能約2500台,當下這些外企排期不斷拉長且無擴産意願,部分外資廠商甚至已鎖單至2027年。而近期國內多家互聯網大廠紛紛放出2025年數據中心資本開支計劃,據市場不完全測算,若按日均1萬億Token約對應70-80台2MW柴發的剛性需求,2025年國內AI數據中心對應大缸徑柴發備用電源的需求或達6000台。顯然,大缸徑柴發是國內ADIC基建中的稀缺環節,且在已無法靠外企産品補充情況下,國産替代品成爲補齊供需缺口的關鍵角色。數據顯示,今年1月國內大缸徑柴發招標價格較年底上漲5-10%,同比漲幅一超20%,但在國內大廠陸續披露資本開支計劃,並預計于今年二、叁季度進入招標密集期導致不斷上修缺口的背景下,國産柴發的價格漲勢有望繼續。業績催化下有望漲勢繼續APP了解到,玉柴國際近日公布了其2024年下半年的財務業績。財報顯示,2024年下半年公司收入爲88億元,較于去年同期的89億元略有下降;利潤方面,報告期內公司淨利潤1.55億元,同比下降8.66%。盡管利潤有所下降,但玉柴國際在報告期內的發動機銷量卻實現了顯著增長。數據顯示,2024年下半年,公司發動機總銷量達到16.38萬台,同比增長10.9%,而這一增長主要歸因于卡車、客車、工業和船舶以及發電市場的銷量增加。在毛利方面,得益于單位銷售量增加和材料成本下降,報告期內公司毛利增長了14.3%,達到14億元,相較去年同期的12億元有所提升。對應整體毛利率達到15.9%,同比增長2個pct。雖然營收利潤出現雙降,但當期公司研發費用卻同比增長了25.6%,達到5.91億元;公司當期研發總支出(包括資本化成本)爲7.26億元,占公司總營收的8.2%,較去年同期增長1.4個pct。此外,玉柴國際當期銷售、一般及行政開支也同比增長了25.1%,達到11億元,占當期總收入比重達到12.0%。雖然賬面上顯示營收、利潤雙降,但這僅僅只是表象。根據公司對外披露的公開信息,玉柴國際2025年的訂單已滿,且由于缺貨,公司已拒絕再訂購。公司訂單量預計至少增長30%。並且公司指出,對于當前市場需求強勁的2MW發電機沒有大規模改進的計劃,但公司將會提高産品價格。而在擴産方面,公司表示,從去年開始公司就有擴大産能的計劃,預計2025年和2026年産能或將增加30%以上。訂單量和産量增長30%且有望繼續提價,對應財報中的公司運營開支增長,說明玉柴國際成長確定性非常強。這也是近期玉柴國際股價與國內備電概念共振上漲的主要原因。APP觀察到,截至2月25日,玉柴國際在近半個月內股價區間最高漲幅高達120.81%。但即便如此,玉柴國際的對應PB估值僅有0.72倍,遠低于康明斯的4.83倍,因而展現出更高的值博率。對于玉柴國際而言,目前投資者關注的問題在于公司接下來的擴産與産能爬坡情況和訂單兌現情況,若在下一個財報周期,玉柴國際能帶來符合預期甚至超預期的業績,其估值上修幅度或進一步提高。
- 2025-02-26 16:39:39
Stellantis(STLA.US)業績大滑坡!2024年利潤暴跌七成 北美、歐洲市場雙受挫
歐洲汽車巨頭Stellantis(STLA.US)周叁發布財報表示,2024年盈利出現大幅下滑,並預計公司今年利潤仍難有顯著改善。目前,這家汽車制造商正努力重振低迷的銷售,同時尋找新的首席執行官。這家擁有吉普、道奇、菲亞特、克萊斯勒和標致等知名品牌的跨國企業集團2024年全年淨利潤僅爲55億歐元(合57.7億美元),較2023年全年的186億歐元暴跌70%,也低于分析師預期的64億歐元。調整後營業利潤率爲5.5%,位于該公司指引區間的下限,遠低于上年同期的12.8%。展望未來,Stellantis預計2025年調整後的營業利潤率將達到中個位數水平。該公司還預計到2025年將恢複營收增長並産生正現金,這反映出商業複蘇的早期階段以及行業不確定性的增加。據了解,早在去年9月,Stellantis就已經發布了盈利預警,警告稱2024年下半年“大部分地區”的銷售額將低于預期。該公司當時表示,2024年全年調整後的營業利潤率預計在5.5%至7%之間,遠低于此前“兩位數”的預期。與許多同行一樣,這家汽車制造商近幾個月來受到了一系列挑戰的沉重打擊,包括北美業績問題、歐洲汽車需求疲軟以及在美國關稅上調的威脅等。去年的糟糕表現還導致前首席執行官CarlosTavares于去年12月被解職。在Stellantis仍在尋找Tavares的繼任者之際,公司已進行了重大調整。董事長JohnElkann改組了管理層,並宣布在美國投資,Stellantis計劃通過包括本地生産的中型皮卡在內的新車型重振銷售。去年,由于産品陣容乏善可陳以及與經銷商和供應商關系緊張,該制造商在北美市場份額大幅流失。2024年,其在北美的調整後營業利潤暴跌80%。Stellantis在本土市場也舉步維艱。去年,其在歐洲的銷量下降了7.3%,今年1月下降了16%,是該地區主要汽車制造商中表現最差的。2024年,其在擴大後的歐洲市場的調整後營業利潤下降了63%。據本月早些時候的報道稱,Elkann希望在選定新首席執行官之前讓公司走上複蘇之路。他已經賦予地區高管更多權力,這與Tavares領導下更爲集中的決策方式不同。該公司表示,預計將在今年上半年任命繼任者,Elkann將領導一個臨時執行委員會,直到該職位被填補。Elkann在隨業績發布的一份聲明中表示:“雖然2024年對公司來說是充滿鮮明對比的一年,業績未達到我們的潛力,但我們實現了重要的戰略裏程碑。”“值得注意的是,我們開始推出新的多能源平台和産品,並將于2025年繼續推出,通過我們的合資企業開始生産電動汽車電池,並啓動了零跑國際合作夥伴關系,”他補充道。Elkann表示,“隨着2025年的推進,我們堅定地專注于提高市場份額和改善財務業績”。
- 2025-02-26 16:36:02
RBC:上半年有望迎來積極催化劑 COMPASS Pathways(CMPS.US)等12只中小型醫藥股值得一看
RBCCapitalMarkets發布研報稱,雖然投資者主要關注的是大型制藥和生物技術公司的業績,但該行認爲,2025年第一季度中小市值生物技術公司的一些重要催化劑可能對其覆蓋的股票産生重大影響。該行在研報中給出對12只中小型醫藥股的評級與目標價,並詳細闡述了對這些股的觀點。1、COMPASSPathways(CMPS.US)RBC予COMPASSPathways“跑贏大盤”評級,目標價爲15美元。該行表示,最確信的催化劑之一是該公司用于治療難治性抑郁症(TRD)的在研裸蓋菇素療法COMP36。相關研究將于2025年第二季度公布。RBC認爲,之前的相關數據可能在蒙哥馬利抑郁評定量表(MADRS)上實現具有臨床意義的統計數據,並可能推動該公司股價上漲100%。雖然投資者也提到了時間表再次推遲的風險,但根據該行近期與管理層的對話,了解到研究已接近完成登記,並將在2025年第二季度按計劃進行。該行相信,即將到來的1期試驗的成功將對2期試驗帶來積極影響,並引起投資者的興奮,尤其是考慮到該公司最近取得的其他勝利,最終將使該公司在規模達12億美元的美國TRD治療市場占據份額。據悉,經過2種或2種以上抗抑郁治療無效的抑郁症被稱爲難治性抑郁症(TRD)。全世界有超過1億人受到TRD的影響,TRD人群更難治療、更容易複發,多達30%的患者在其一生中至少企圖自殺1次。裸蓋菇素(psilocybin)是源于毒蘑菇中的致幻活性成分,之前多項學術研究證明了裸蓋菇素在抑郁症和焦慮症中具有治療潛力,結合心理支持可以在單次高劑量給藥之後快速減輕患者的抑郁症狀。2018年,COMPASS獲得了美國FDA授予的突破性療法認定,用于治療TRD。2、EdgewiseTherapeutics(EWTX.US)RBC予EdgewiseTherapeutics“跑贏大盤”評級,目標價爲56美元。該行表示,隨着EdgewiseTherapeutics股價從去年11月高點回落,該公司在研療法EDG-7500在持續時間爲28天的用于治療阻塞性肥厚型心肌病(HCM)的臨床試驗中的數據設置很有吸引力。據悉,EDG-7500是一種創新口服選擇性心髒肌節調節劑,專門設計用于減緩早期收縮速度,並解決與HCM相關的心髒舒張受損問題。RBC表示,如果EDG-7500在單次遞增劑量(SAD)試驗中的數據顯示出在梯度降低上有所改善,同時也顯示出功能改善(如用于評估心力衰竭(HF)患者症狀、功能和生活質量受影響程度的KCCQ評分),並且有證據表明該療法在非梗阻性HCM(nHCM)中起作用,該公司股價將有望上漲最高達50%。RBC補充稱,如果試驗沒有改善SAD數據,該公司股價可能下跌15%;或者如果存在安全性或有效性問題,該公司股價可能最高跌50%。此外,RBC表示,期待該公司旗下sevasemten在治療杜氏肌營養不良(DMD)的研究于2025年年中的相關信息更新。sevasemten是一種口服的首創快速骨骼肌肌球蛋白抑制劑,旨在保護肌肉免受肌營養不良症中收縮引起的損傷。RBC認爲,該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爲人所知的,但其看到了成功的潛力,這將重新激起投資者的興趣,並令該公司股價漲幅高達35%。3、Biohaven(BHVN.US)RBC予Biohaven“跑贏大盤”評級,目標價爲61美元。該行表示,投資者仍然關注Biohaven用于治療脊髓小腦性共濟失調(SCA)成人患者的Troriluzole新藥申請(NDA)獲得了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的優先審查資格。相比之下,該公司的bipolar和IgG項目受到的關注比較少,盡管bipolar的數據可能是一個更重要的股票催化劑。RBC表示,Biohaven用于癫痫和神經元過度興奮的Kv7離子通道激活劑BHV-7000的研究數據可能會在研發日當天、甚至在研發日之前公布。該行表示看到了混合的風險/回報。一方面,該藥物在治療躁狂症上的成功證據有限,但另一方面,有限的期望和龐大的市場可能對該公司股票有利。其他數據的更新也很重要,比如lgG項目和OCDph.Il。該行認爲這些數據可能會在2025年第二季度的研發日上發布。4、AxsomeTherapeutics(AXSM.US)RBC予AxsomeTherapeutics“跑贏大盤”評級,目標價爲143美元。該公司致力于開發用于管理中樞神經系統(CNS)疾病的新療法。RBC認爲,即將公布的用于治療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的藥物研究數據可能會取得積極結果,並可能推動該公司股價實現多達10%的漲幅。不過,該行補充稱,投資者的熱情可能會受到需要進行第二次試驗的限制,而且近幾個月投資者的注意力已經轉移到了用于治療阿爾茨海默症(AD)激越症狀的藥物研究上。在用于治療成人重性抑郁障礙(MDD)的藥物研究方面,如果試驗成功,Axsome的股價可能會有顯著的上升空間(漲幅或高達25%,MDD藥物有望帶來10億美元的峰值收入),盡管RBC對試驗成功的可能性持保守態度,原因是數據有限。其他催化劑(如最近公司旗下偏頭疼藥物Symbravo在EMERGEIII期臨床試驗中表現出顯著療效)可能有助于確定如何爲醫生提供最佳的藥物定位,盡管該行不一定認爲這是一個重要的股價推手。5、Cytokinetics(CYTK.US)RBC予Cytokinetics“跑贏大盤”評級,目標價爲82美元。Cytokinetics爲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心力衰竭、脊髓性肌萎縮症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疾病開發治療方法。RBC預計,Cytokinetics在2025年上半年有着重要催化劑。該公司正在進行的MAPLE研究旨在比較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劑Aficamten單藥治療與美托洛爾單藥治療在症狀性阻塞性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中的療效。該行認爲,Aficamten的表現可能會勝過美托洛爾,雖然這對上市的直接影響可能有限,但相信積極的數據將爲使用該藥物建立證據,並鼓勵更多的醫生處方。6、DesignTherapeutics(DSGN.US)RBC予DesignTherapeutics“與大盤持平”評級,目標價爲4美元。DesignTherapeutics致力于研究和開發GeneTAC™分子,這是一種新型的針對特定基因的小分子嵌合體治療候選物,旨在通過解決由遺傳核苷酸重複擴展突變引起的疾病的根本原因來改變疾病。RBC表示,該公司給出的首次讀數提供了對新型GeneTAC™小分子DT-168和Fuchs角膜內皮細胞營養不良項目的初步了解。該行預計,更新將集中在安全性和展示一個幹淨的系統特征,但缺乏任何有效性措施可能會限制上行空間並扭曲風險/回報。也就是說,人們可以看到臨床數據和更具體的項目前進道路,重新激發投資者對2026年可能更有意義的數據更新的興趣。7、PTCTherapeutics(PTCT.US)RBC予PTCTherapeutics“跑贏大盤”評級,目標價爲60美元。PTCTherapeutics專注于口服小分子療法的發現、開發和商業化,該公司所研發的産品涉及多個治療領域,包括罕見疾病,例如杜氏肌營養不良症和腫瘤學中的無義突變。RBC表示,基于最初32名患者的12個月數據,可以看到,PTC518在TMS、cUHDRS和TFC的臨床評分中顯示出理想的腦脊液(CSF)中突變型亨廷頓蛋白(HTT)水平降低和積極信號。更完整的PTC518隊列中即將公布的12個月數據更有可能成功顯示持續的mHTT降低以及基因敲除與臨床評分之間的一般相關性,FDA可能基于這些數據爲加速審批敞開大門,且沒有具體的強制要求(例如,FDA要求患者在治療期間服用抗抑郁藥物),這一點令人鼓舞。RBC表示,前景看好的數據可能會帶來可觀的股價上漲(25%至30%以上),而較差的數據可能會導致股價下跌10%至15%。8、Xenon制藥(XENE.US)RBC予Xenon制藥“跑贏大盤”評級,目標價爲56美元。Xenon制藥致力于開發治療方法,以改善神經系統疾病患者的生活,包括罕見的中樞神經系統(CNS)疾病。RBC表示,基于優異的II期數據、良好的I期可轉化性及差異化商業優勢,該行持續看好azetukalner在難治性癫痫領域的10億美元級銷售潛力。該行繼續認爲azetukalner在難治性癫痫適應症方面的前景被低估。RBC預計,該公司股價將在2025年下半年II期數據公布前後波動,而研究者發起的MDD研究結果可能帶來額外催化。盡管該研究存在局限(單中心、fMRI主要終點、未包含HAMD量表),但藥物既往的情緒改善證據預示積極信號。若將MDD成功概率上調至70%,該股公允價值將達60美元,在當前約40美元的交易價格下,積極數據可能推動該股實現10-15%漲幅。9、SareptaTherapeutics(SRPT.US)RBC予SareptaTherapeutics“跑贏大盤”評級,目標價爲165美元。SareptaTherapeutics公司是一家專注于治療罕見、傳染病和其他疾病的生物技術公司。RBC表示,當所有人都在關注用于治療杜氏肌營養不良(DMD)的基因療法Elevidys的上市和銷售持續性時,用于治療2E型肢帶型肌營養不良症(LGMD2E)的研究性基因療法SRP-9003的臨床試驗數據也即將在2025年上半年公布。如果臨床試驗數據良好,Sarepta計劃在2025年向FDA提交生物許可證申請(BLA),以尋求SRP-9003的快速批准。雖然肢帶型肌營養不良(LGMD)細分市場分散,但積極的數據可驗證SRP-9003對多種肌聚糖病(2E/2D/2C)的12億美元收入潛力,並增強對該公司在Elevidys之後的收入持續性的信心。10、ContineumTherapeutics(CTNM.US)RBC予ContineumTherapeutics“跑贏大盤”評級,目標價爲31美元。ContineumTherapeutics專注于發現和開發新型口服小分子療法,用于高度未得到滿足的神經科學、炎症和免疫學(NI&I)適應症。RBC表示,盡管受特發性肺纖維化(IPF)領域負面進展拖累,該行仍看好該公司候選藥物包括PIPE-791和PIPE-307的前景。即將公布的PIPE-791PET受體占位研究(目標腦部RO≥90%)可能凸顯其優于施貴寶LPA1受體拮抗劑的藥理學特性(穩定PK/PD曲線、寬治療窗)。再加上在勃林格殷格翰ATS大會上的IPF/PPF數據更新,可能重燃投資者興趣,推動股價實現10-20%的短期漲幅。11、Incyte(INCY.US)RBC予Incyte“與大盤持平”評級,目標價爲68美元。RBC表示,該公司旗下選擇性JAK1抑制劑Povorcitinib治療化膿性汗腺炎的1H25I期數據需顯示HiSCR50終點較安慰劑≥15%的統計學顯著差異。雖然分析曆史II期數據後認爲達標可行(最佳情況20%區間),但生物制劑設定了較高門檻,且皮膚科醫生對JAK抑制劑安全性質疑可能影響12億美元銷售預期。該股股價呈現平衡風險回報,看漲/基准/看跌情形下的股價表現分別爲+10%/+2%/-10%。12、Prothena(PRTA.US)RBC予Prothena“與大盤持平”評級,目標價爲24美元。Prothena專注于蛋白質失調和實驗性治療的管道,有可能改變破壞性罕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和外周澱粉樣變性疾病的進程。RBC表示,Prothena旗下藥物birtamimab治療輕鏈型澱粉樣變性的IIb期AFFIRM-AL試驗采用SPA協議(p<0.10),若在MayoIV期患者亞組顯示獲益,可能支持9.4億美元銷售預期。此外,該行表示,盡管該股股價已跌破了其基本公允價值預測,但仍看到了更大的下行風險。該行補充稱,當前股價隱含+150%/-50%極端波動,這讓該行在數據公布前保持觀望。
- 2025-02-26 16:25:00
生成式AI貨幣化在今年迎來拐點 大摩預測成長爲萬億級市場只需叁年
在人工智能技術加速迭代的浪潮中,生成式AI(GenAI)正在重塑全球技術經濟格局。AAPP注意到,摩根士丹利的研究顯示,該領域將于2025年迎來投資回報率(ROI)拐點,並在隨後叁年內形成萬億級市場。這種指數級增長背後,是軟件服務價值釋放與硬件投入成本之間的動態平衡。消費端的雙重驅動力大摩報告預測,到2028年,GenAI貨幣化將達到約1.1萬億美元,其中企業和消費者互聯網支出將做出顯著貢獻。企業軟件領域構成GenAI商業化的核心支柱,大摩預計2028年將産生4010億美元收入,年複合增長率(CAGR)爲57%。這基于美國勞動力市場6.4萬億美元的生産力影響測算,該行研究團隊推演出軟件服務商有望獲取其中5%的價值份額。從辦公效率工具到行業專用解決方案,技術滲透率正沿着Office365的采用曲線攀升,31%的市場滲透預期折射出企業對智能化工作流程的迫切需求。大摩預計消費者互聯網支出預計從2024年的290億美元增長到2028年的6830億美元,主要由電子商務、搜索和自動駕駛應用推動。6830億美元的預測規模主要由電商和數字廣告雙輪驅動。在電子商務場景中,GenAI通過提升3%的轉化率撬動4690億美元價值,智能推薦系統和虛擬購物助手正在重構交易鏈路。數字廣告領域1970億美元的增量空間,則源自搜索廣告的語義理解升級與社交平台的沉浸式廣告創新,Meta、TikTok等平台的新型交互廣告已顯現出超預期的用戶接受度。消費端帶動企業資本支出支撐萬億收益預期的,是規模空前的技術投入體系。大摩預計2028年5560億美元的資本性支出中,半導體産業占據半壁江山。英偉達GPU以2420億美元的預期收入領跑硬件賽道,其H100/H200系列的計算密度優勢正在轉化爲市場主導權。谷歌TPU、亞馬遜Trainium等專用芯片預期收入爲390億美元。數據中心作爲算力容器,基礎設施投入有望達到2760億美元。運營成本層面,預計運營GenAI基礎設施的年成本將達到3620億美元,其中折舊費用爲2700億美元,電力成本爲840億美元,勞動力成本爲70億美元。産業鏈價值分化從半導體到終端應用,GenAI正在重構技術産業鏈的價值分配。在IT硬件領域,存儲設備廠商面臨技術路線抉擇:希捷、西部數據等傳統硬盤商加速向固態存儲轉型,美光、SK海力士則通過HBM技術卡位高端市場。網絡設備層呈現差異化競爭格局,Arista憑借低延遲交換設備占據AI數據中心17億美元市場份額,Ciena則在800G光模塊領域建立起技術壁壘。半導體産業的變革尤爲劇烈。英偉達GPU占據86%的細分市場份額,其CUDA生態的護城河效應持續放大。博通、Cadence等廠商在ASIC設計環節的深度參與,標志着芯片開發正從通用型向場景定制化演進。這種分工演化在微軟"Stargate"超級計算機項目中得到集中體現,其混合架構同時整合了GPU集群與定制化加速芯片。能源與冷卻系統的協同創新揭示出技術擴散的外溢效應。Vertiv的液冷方案已實現PUE值(能源使用效率)降至1.15以下,TraneTechnologies的熱回收系統則將余熱轉化爲區域供暖資源。這種循環經濟模式不僅降低運營成本,更推動數據中心從能源消耗者轉向智慧能源網絡的節點單元。生態重構中的企業機遇大摩的報告對幾家主要公司進行了詳細分析,包括微軟(MSFT.US)、英偉達(NVDA.US)、Meta平台(META.US))、Alphabet(GOOGL.US)和亞馬遜(AMZN.US)。這些公司在GenAI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方面處于領先地位,預計將在未來幾年內從GenAI技術的貨幣化中受益。除了明確的頭部陣營之外,研究揭示了多層次的市場機會。電力供應商通過簽訂10年期固定電價合約鎖定AI數據中心需求,這種長期協議模式正在改變能源行業的現金流結構。汽車産業鏈的變革更爲深遠,特斯拉FSD系統每提升1%的市場滲透率,可産生2.4億美元的年度經常性收入,這種軟件定義硬件的範式正在向制造業全域擴散。邊緣計算場景的潛力尚未完全釋放。智能穿戴設備98億美元的市場預估中,健康監測功能占據60%的價值權重,這爲生物傳感器廠商創造了技術嫁接空間。在工業物聯網領域,GenAI與5G技術的融合正在催生設備預測性維護的新模式,這種跨技術協同可能在未來叁年內打開百億美元級市場。總結大摩認爲,盡管存在風險和挑戰,但GenAI技術在提高生産力、優化業務流程和創造新的市場機會方面的潛力巨大。該行預測,GenAI技術將在2025年開始實現正向投資回報率,並在2028年達到顯著的貨幣化規模。
- 2025-02-26 15:39:57
微軟(MSFT.US)削減數據中心引發恐慌 高盛安撫市場:AI算力需求仍強勁 800億美元支出無變化
近期,美國科技巨頭微軟(MSFT.US)撤掉兩個大型數據中心租約的消息引發全球股市熱議,無疑給自2023年以來在全球範圍持續火熱的人工智能(AI)投資熱潮潑了一大盆冷水,使得投資者們對于AI基礎設施建設相關的看漲情緒——尤其是對于AI芯片、高性能網絡硬件設備以及電力設備領域的投資熱情大幅減弱。但是華爾街金融巨頭高盛在該消息出爐後火速發研報穩定市場情緒,強調微軟高達800億美元資本支出不會進行任何程度削減,並且該機構重申對于微軟股票的“買入”評級以及500美元目標價。盡管近期傳聞微軟調整AI數據中心租賃計劃引發市場對于AI熱潮即將退散的恐慌,但高盛認爲這實質上反映了微軟對AI投資的審慎態度——優先選擇高回報率的聚焦推理的AI基礎設施項目,同時將資本支出轉向生命周期更短且成本相對較低、具備性價比的資産(比如邊緣計算設備),此舉有助于平衡短期成本與長期收益。高盛在研報中表示,微軟在雲計算的各個層面(應用、平台、基礎設施),覆蓋Copilot、GitHubCopilot、Microsoft365Copilot等應用以及AzureA底層I基礎設施,在雲計算的各個層面無疑都擁有強大的實力,這使其能夠充分受益于生成式AI從基礎設施層向平台和應用層轉移,這對于微軟的長期性質盈利無疑將是積極的。高盛表示,如果微軟在跨産品線整合其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方面繼續高效且帶來強勁業務營收的表現,數據中心租約的任何延遲或者廢棄、裁撤變動都不太可能對微軟的人工智能相關業務營收産生消極影響。高盛分析團隊還認爲,微軟通過優化資本開支(CapEx)結構和轉向高利潤率AI推理層業務,未來EPS增速有望重新加速。高盛仍然看漲微軟,強調微軟乃受益于AI熱潮的大贏家隨着DeepSeek引領的“低成本算力新範式席卷全球”,AI訓練與應用推理端AI成本愈發下行,同時全面驅動AI應用軟件(尤其是生成式AI軟件與AI代理)向全球各行各業加速滲透,徹底革新各業務場景的效率並大幅提高銷售額,微軟、亞馬遜、甲骨文以及、阿里巴巴與騰訊等雲計算與軟件巨頭AI創收數據與利潤或將迎來指數級別增長,它們或將是DeepSeek全球爆火,以及“DeepSeek低算力成本沖擊波”之下的最大贏家。若殺手級別的AI應用軟件/AI代理自2025年開始呈現大規模湧現之勢,對微軟、亞馬遜等全球最大規模的雲巨頭來說可謂重大利好,這些AI軟件無論是前期AI軟件開發者生態平台還是後期無比龐大的雲端AI推理算力資源,離不開這些雲巨頭提供的強大算力平台支持。這些雲巨頭聚焦于布局與生成式AI相關的B端以及C端AI應用軟件開發者生態,旨在全面降低各行各業非IT人士開發AI應用的技術門檻。不同OpenAI、xAI等提供類似AI聊天機器人以及AI代理的AI領軍者們,微軟、亞馬遜、ServiceNow以及Datadog等軟件公司擁有專屬于自身軟件生態的一站式“AI應用平台”,勢必將大幅受益于這股史無前例的全球企業布局AI的大熱潮。他們聚焦于布局與生成式AI相關的B端以及C端AI應用軟件開發者生態,旨在全面降低各行各業非IT人士開發AI應用的技術門檻,並且提供基于英偉達AIGPU或者自研AI芯片的雲端AI訓練/推理算力資源,旨在大幅簡化基于AI大模型的應用軟件一站式部署以及提供人工智能推理算力資源來支撐AI工作負載。高盛表示,由于2023年以及2024年數據中心建設或擴建浪潮席卷全球,在高基數效應下與人工智能相關的資本支出增長幅度不可避免地放緩、生成式AI從基礎設施層向SaaS平台,以及覆蓋各行各業的應用層轉移,微軟作爲全球爲數不多擁有廣泛商業化應用的超級雲計算服務提供商,能夠充分利用這一轉變,這對微軟長期的盈利無疑將是積極的。高盛的分析團隊補充道,微軟在雲層級的各個領域,包括應用、平台和底層基礎設施,均有強大的市場份額,因此,高盛認爲微軟有能力抓住一些長期且持續的增長趨勢,例如生成式AI軟件、AI代理席卷全球各行各業、公共雲消費與SaaS、數字化轉型、AI/ML、商業智能/分析、DevOps等。此外,高盛團隊在研報中強調,微軟憑借龐大的用戶基數(4億+商業用戶)、全棧雲計算服務(IaaS/PaaS/SaaS)和生成式AI工具(Copilot+系列),在AI應用層占據獨特優勢,並且微軟覆蓋了從底層算力基礎設施(AzureAI基礎設施)到上層AI應用(Copilot、GitHubCopilot)的完整AI技術棧,結合其企業級客戶基礎(比如RPO訂單超過3000億美元),形成了在全球範圍內難以複制的"數據-模型-應用"閉環Microsoft生態系統。高盛表示,隨着微軟雲計算業務達到大約1000億美元的年化營收規模,微軟的經營杠杆效將能夠持續推動每股收益(EPS)的大幅增長,預計到2028財年EPS將翻倍。高盛在研報中重申該機構對于微軟的“買入”股票評級,以及高達500美元的12個月內目標股價。相比之下,微軟股價周二在美股市場收于397.900美元。微軟重申800億美元支出計劃,穩住市場對于人工智能業務的信心根據多家媒體近日的報道,微軟已經取消了與多個私營數據中心運營商的數項租賃協議,涉及功率總計數百兆瓦。其中,根據媒體跟蹤數據,微軟砍掉了WisconsinKenosha和GeorgiaAtlanta兩個大型數據中心。前者是由于微軟不參與星際之門項目,將WisconsinKenosha轉移給星際之門項目,後者因微軟數據中心團隊高估亞特蘭大周邊的AI算力需求。此外,微軟還暫停了將已協商並簽署的資格聲明(SOQ)轉換爲租賃協議。但是微軟官方此後快速發表聲明,表示數據中心租約取消或者延遲並不會對于微軟本財年高達800億美元的資本支出造成任何影響,重申800億美元資本支出目標,但同時承認可能會在某些領域戰略性地調整或放緩基礎設施建設。面對市場質疑,微軟迅速做出回應。公司發言人在當地時間周一通過電子郵件聲明表示:“我們本財年投資超過800億美元用于人工智能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的計劃仍在按計劃進行,我們將繼續以創紀錄的速度增長以滿足客戶AI算力需求。”盡管重申投資承諾,微軟也承認可能會進行策略性調整。該公司發言人在聲明中表示:“得益于我們迄今爲止做出的重大投資,我們已做好充分准備以滿足當前和不斷增長的客戶需求。僅去年一年,我們增加的容量就超過了曆史上任何一年。雖然我們可能會在某些地區戰略性地調整基礎設施的步伐或規模,但我們將繼續在所有地區保持強勁增長。這使我們能夠投資並將資源分配到未來的增長領域。”有分析人士表示,雖然微軟重申800億美元支出計劃展現出該公司對于人工智能雲端算力需求愈發前進的展望,但是隨着DeepSeek引領全新的“低成本+高性能”人工智能大模型算力範式,未來AI訓練成本與AI算力需求無疑將較當前大幅下降,AI推理端算力需求則有望大幅增長,這也解釋了爲什麽微軟削減數據中心租約——畢竟隨着AI訓練算力需求下滑,微軟最大客戶之一的OpenAI可能不再需要如此龐大的訓練算力資源。來自Atreides管理公司管理合夥人兼首席投資官GavinBaker近日發文指出,OpenAI的先發優勢正在消退,谷歌的Gemini、xAI的Grok-3以及Deepseek的最新模型均已達到與GPT-4相近的技術水平。GavinBaker表示,未來用于預訓練的巨型數據中心只需2-3個,預訓練和推理的計算資源分配將是5/95。Baker在最新文章中強調,聚焦于AI推理端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是極其計算密集型細分領域,具備無比強大的人工智能算力基礎設施,模型才能高效地完成推理任務。但與之前那種預訓練和推理階段計算資源分配大致各占一半的情況截然不同的是,預計不久後AI算力基礎設施領域將轉變成“預訓練占比僅僅5%,推理算力資源則占95%”,卓越的推理基礎設施將至關重要。
- 2025-02-26 15:37:32
美國市場複蘇助力 百威英博(BUD.US)Q4利潤大增10.1%超預期
全球最大啤酒制造商百威英博(BUD.US)周叁發布聲明稱,得益于加大營銷力度推動核心品牌銷售增長,以及美國關鍵市場顯現複蘇迹象,公司第四季度業績超出市場預期。財報顯示,百威英博第四季度有機EBITDA同比增長10.1%,高于分析師平均預期的7.95%。其全年8.2%的增幅也超出市場預期和公司自身指引區間。在美國市場,得益于MichelobUltra和BuschLight兩大品牌的強勁銷售表現,百威英博市場份額有所提升,營收增長0.8%。該公司于今年1月推出的無醇啤酒MichelobUltraZero也取得了良好市場反響。雖然營銷支出有所增加,但通過成本優化實現了有效對沖。不過,受中國和阿根廷市場消費持續疲軟的影響,百威英博第四季度銷量下降1.9%,降幅超出分析師預期,全年下降1.4%。在阿根廷,由于高通脹抑制需求,銷量出現15%左右的下滑。按産品劃分,銷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集團啤酒産品的需求下降,而非啤酒品牌表現相對較好。該公司表示,若排除這兩個市場,其全球出貨量實際呈現增長態勢。近段時間以來,這家知名啤酒品牌生産商一直在努力應對美國和亞洲市場消費者支出放緩帶來的挑戰。消費者減少酒吧消費或轉向更便宜的啤酒産品,對公司業績造成壓力。爲此,該公司正在大力推廣奧運會全球啤酒贊助商CoronaCero等品牌。百威英博的業績發布緊隨其競爭對手喜力(HEINY.US)的亮眼財報。本月早些時候,這家全球第二大啤酒制造商的年度利潤、營收和銷量均超預期,並預測今年將保持強勁增長,推動其股價創下自1989年以來最大單日漲幅。展望未來,百威英博預測,到2025年,公司有機EBITDA增長率將維持在4%至8%之間。截至周二收盤,百威英博股價較年初下跌約10%。
- 2025-02-26 14:58:31
大摩前瞻Q4 SaaS行業直言“全面謹慎”,仍維持“持股觀望”
大摩近日發布研報稱,非財報季的軟件即服務(SaaS)公司估值反映出較高增長預期,與此同時,由于該指引必須考慮各種宏觀風險,在獲取2026財年業績指引前,風險將大于回報。若股價回調,或公司基本面改善使2026財年業績指引顯得保守,該行將對這些被評爲“持股觀望(EqualWeight)”的SaaS公司持更積極態度。大摩在報告中寫道,看好軟件資産增長的溢價倍數,但鑒于2026財年業績指引存在風險,且年初至今該板塊表現較軟件板塊超出19%以上,仍維持“持股觀望”評級。該行表示,SaaS行業經曆了重新估值,現在需要基本面提供支撐。在非財報季SaaS公司發布財報之際,需持謹慎態度。這一板塊的重新估值,如今需要基本面的改善來支撐以滿足投資者更高的期望。這不僅受到宏觀不確定性的影響,人工智能(AI)貨幣化進程仍緩慢,2026財年業績指引也存在與市場共識預期不符的風險,該指引必須納入外彙逆風、聯邦支出相關風險,以及宏觀不確定性導致的大型交易風險等因素。對于那些2024年第四季度業績強勁、基本面有所改善,且初始2026財年業績指引低于市場共識預期的公司,大摩認爲在股價可能因指引發布而回調時,存在更多積累股票的機會。重點公司分析DocuSign(DOCU.US):維持“Equal-Weight”評級,目標價97美元。DocuSign(電子簽名公司)已成爲電子簽名領域的領軍者,通過安全的雲平台加速商業交易,在全球擁有超過150萬客戶和10億多用戶。盡管疫情後需求已趨于正常,但該公司仍面臨着銷售團隊生産力問題、領導層變動、宏觀經濟環境不穩定、競爭加劇、電子簽名商品化以及定價壓力等狀況,這使其前路充滿不確定性,轉型困難重重。不過,該行認爲該公司在利潤率擴張方面存在潛力,且擁有穩定的自由現金流,這些因素有助于支撐其估值,使得當前水平下的風險與回報較爲平衡。Samsara(IOT.US):維持“Equal-Weight”評級,目標價56美元。對Samsara的投資邏輯主要圍繞其拓展核心互聯運營業務,以及突破基礎車隊管理産品範疇的能力。受行車記錄儀業務需求不斷增長的推動,預計該公司能夠在維持強勁增長的同時,進一步擴大客戶群體。雖然該行認爲物聯網的互聯運營雲服務仍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可支持公司持續增長並提升運營效率,但目前Samsara的股價相比同行存在明顯溢價,這使得風險與回報達到了平衡狀態。Box(BOX.US):維持“Equal-Weight”評級,目標價36美元。該行對Box能夠應對一系列全新的應用場景,並開拓相鄰市場,從而擴大公司的潛在市場總量(TAM)持樂觀態度。預計其套件升級和擴展(如價格更高的套件、人工智能應用、更廣泛的企業內容管理應用場景)能帶來諸多益處,但預計下一波影響要到2026財年才會顯現。大摩對Box産品質量和價值表示認可,並認爲其自由現金流能保持兩位數的穩定增長。考慮到資本回報,其每股自由現金流的增長幅度會略高一些。然而,由于缺乏推動因素,且與最相近的同類公司相比估值相對合理,因此不會進行大幅重新估值,目前認爲其上行空間有限。Asana(ASAN.US):維持謹慎態度和“Equal-Weight”評級,目標價18美元。Asana是一個工作管理平台,能幫助用戶統籌各項工作,從日常任務到跨職能的戰略計劃都可涵蓋。該平台操作簡便,用戶界面直觀,而且在整個企業範圍內都有極具吸引力的應用場景,這些優勢使其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得以迅速發展。然而,競爭愈發激烈,産品差異化逐漸模糊,運營利潤率也不盡如人意。鑒于Asana的收入增長大幅放緩且運營虧損嚴重,目前該行選擇觀望,希望對其營收持續性和運營效率更有信心後再判斷當前水平是否合理。Sprinklr(CXM.US):維持“Equal-Weight”評級,目標價10美元。統一客戶體驗管理平台在企業領域處于領先地位,其目標市場潛在規模高達510億美元,且目前該市場的滲透程度較低。然而,在點狀解決方案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以及宏觀經濟形勢不穩定的背景下,當前其估值較爲合理。鑒于銷售團隊架構的調整,仍需看到切實證據,證明生産力提升能夠支撐營收的持續增長,同時改善盈利能力。這些因素已體現在公司的規劃中,即到2027財年實現“40法則”中40%的目標。E2openParentHoldings(ETWO.US):維持“Equal-Weight”評級,目標價3美元。在過去7年裏,E2open進行了12次收購,構建起端到端的供應鏈平台,借此在規模約270億美元的供應鏈市場中擴大了自身份額。然而,近期這些收購引發的銷售混亂,導致客戶流失加劇,增長急劇放緩。目前,其企業價值與2026自然年銷售額的倍數約爲3倍,企業價值與2026自然年自由現金流的倍數約爲15倍,與低增長的軟件即服務(SaaS)同行相當。該行認爲,這一估值已反映了增長放緩和銷售混亂的情況,但鑒于其具備穩定的核心企業客戶群和較高的總留存率,存在額外戰略價值。
- 2025-02-26 14:48:19
蘋果(AAPL.US)強收27%“外鏈稅”遭法庭拷問:頂風漲價還是合規操作?
蘋果公司(AAPL.US)的一位高管在法庭上表示,對蘋果公司盈利的影響是其決定向開發者收取27%的費用以引導客戶在AppStore之外進行支付的關鍵因素,盡管這一舉措可能會違反法庭命令。2023年,蘋果公司在考慮如何在允許AppStore之外支付的同時保持收入時,探討了多種選擇。高管們在過去兩天的聯邦法院作證中表示,其中一個方案是對替代支付鏈接施加限制,但不收取傭金;另一個方案是收取27%的傭金,但限制較少。最終,蘋果公司選擇了收取傭金並實施嚴格限制的方案。美國地區法官伊馮娜·岡薩雷斯·羅傑斯(YvonneGonzalezRogers)正在確定蘋果公司是否遵守了她2021年的命令,該命令要求蘋果爲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這場訴訟結束了圍繞EpicGamesInc.指控蘋果試圖壟斷利潤豐厚的移動應用市場的長期鬥爭。在去年開始的聽證會上,法官多次對蘋果是否采取足夠措施促進競爭表示懷疑。負責AppStore監管的卡森·奧利弗(CarsonOliver)表示,在推出允許應用程序開發商在商店外收取付款的“鏈接”之前,他和其他高管已經權衡了法官關于在定價上提供“競爭壓力”的指令與收入考慮。奧利弗表示,雖然完全不收取傭金“對開發商來說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選擇”,但他的一些同事,包括當時的首席財務官盧卡·馬埃斯特裏(LucaMaestri),並不想完全放棄傭金。關于收費標准,商店內部也存在爭議。奧利弗表示,如果將外部支付的費用定爲20%,那麽商店很難再維持應用內大部分支付的30%標准。蘋果公司長期高管菲利普·席勒(PhilipSchiller)曾參與開發應用商店,他在法庭上作證稱,蘋果公司認爲自己正在遵守法官的命令。但他周一在法庭上承認,公司收取傭金的決定存在風險,羅傑斯可能會認爲她的指令沒有得到執行。EpicGames辯稱,通過施加各種費用和規則,其外部支付鏈接“在商業上無法使用”。隨着聽證會的進展,熱門視頻遊戲《堡壘之夜》的制造商指責iPhone制造商將關鍵文件視爲私人律師與客戶之間的通信而予以扣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