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1. NatWest(NWG.US)擬對10億英鎊杠杆貸款組合進行重大風險轉移

    據知情人士透露,英國銀行NatWest(NWG.US)正在進行與杠杆貸款組合相關的重大風險轉移(SRT)。知情人士表示,投資組合的規模接近10億英鎊(13億美元)。他們補充說,SRT的規模約爲9,000萬英鎊。SRT是銀行管理風險的一種越來越受歡迎的工具。銀行可以通過將這些票據出售給養老金、主權財富基金和對沖基金來確保貸款不會違約。這使他們能夠減少自有資本的占用以滿足監管要求,而投資者可以獲得經常超過10%的收益率。知情人士稱,包括規模在內的條款仍有待與投資者討論。另外,該銀行周叁正在推銷以英鎊計價的附加一級債券,這是一種貸方用來增強資本緩沖的債務。SRT越來越受歡迎,這意味着此類交易今年有望創下曆史新高。投資SRT的ChorusCapitalManagement預計,全球發行量將增至350億美元,而去年的發行量預計爲29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發生在歐洲。去年,NatWest銀行增加了SRT部門的銀行家,並推銷了與14億英鎊貸款相關的風險轉移。英國銀行近期的其他交易包括與15億美元貸款組合相關的渣打銀行交易。英國政府即將出售其在NatWest銀行的股份,這些股份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的救助計劃中收購的。本月,英國政府進一步出售了NatWest銀行的股份,目前持有的股份不到7%。該銀行CEO保羅·斯韋特(PaulThwaite)表示,第二季度將是全面退出的合理時間表。

    2025-02-26 21:20:04
    NatWest(NWG.US)擬對10億英鎊杠杆貸款組合進行重大風險轉移
  2. 日産(NSANY.US)再遭重創,惠譽緊跟穆迪腳步將其評級打入垃圾級

    日産汽車公司(NSANY.US)的信用評級在短短幾天內第二次遭到下調,目前,其信用評級已被叁大信用評級機構全部評定爲垃圾級。惠譽評級將該汽車制造商的評級從BBB-下調至BB+,主要原因是其盈利疲軟且複蘇前景不明朗。穆迪評級上周也下調了日産的評級,而標准普爾全球評級自2023年3月以來一直將該制造商的評級定爲投機級(即垃圾級)。惠譽分析師SatoruAoyama在周叁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指出:“此次降級反映出日産的盈利能力持續低迷,複蘇軌迹落後于我們的預期。我們預計,未來一到兩年,日産的盈利能力仍將面臨較大壓力。”本月早些時候,日産高管下調了收入和營業收入預測,並警告稱,預計截至3月的財年淨虧損將達到800億日元(約合5.35億美元),而分析師的預測爲2780億日元。日産汽車還將年度營業收入預期從1500億日元下調至1200億日元,這已經大大低于其最初預期的5000億日元。疲軟的業績將迫使日産尋找另一條救命稻草,此前日産與本田的合作談判已于周四早些時候正式結束。在宣布將兩個品牌合並爲一家控股公司的計劃不到叁個月後,本田和日産表示,這筆交易已告吹,不過他們將繼續保持戰略合作夥伴關系,重點關注電池和電動汽車。日産首席執行官內田誠告訴記者:“如果不依靠未來的合作夥伴關系,日産仍然難以生存。”日産正在積極尋求戰略聯盟,並將于3月中旬公布最新進展以及新領導層結構的細節。該汽車制造商還透露了此前宣布的旨在扭轉業務局面的措施的細節。該公司將在全球裁員2,500人,但在共享服務中心增加1,000個職位。2026財年,該公司將把全球年産能從500萬輛降至400萬輛。日産概述了削減4000億日元成本的計劃,其中約2000億日元來自削減銷售和管理費用,1000億日元來自重組制造基地。該公司計劃通過整合叁家工廠(美國Smyrna和Canton工廠以及泰國工廠)的生産線來節省1000億日元,並減少6,500名員工。該公司將關閉全球叁家工廠,其中包括位于泰國的一家中心。該交易取消對日産的影響尤其嚴重,自2018年卡洛斯・戈恩(CarlosGhosn)下台以來,日産一直受到銷售疲軟、産能過剩、不受歡迎車型過時以及領導層頻繁更換等困擾。該汽車制造商的困境在去年年底顯現出來,當時該公司公布上半年淨收入下降94%,並宣布計劃裁員9,000人,並將産能降低20%。不過,日産龐大的制造業務和家喻戶曉的品牌仍然具有吸引力。富士康是台灣的iPhone制造商,正在進軍電動汽車領域。該公司已對日産汽車表達了新的興趣。董事長劉揚偉周叁表示,該公司願意收購雷諾公司持有的日産股份,但目標是合作,而不是收購36%的股份。內田稱,他尚未與鴻海管理層的任何人交談過。另外,彭博新聞援引知情人士的話報道稱,KKR&Co.正處于評估股權或債務投資以改善日産財務狀況的初始階段。雷諾周四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它已經注意到日産與本田談判的結束,並稱包括省略任何溢價在內的交易條款“令人無法接受”。

    2025-02-26 21:10:02
    日産(NSANY.US)再遭重創,惠譽緊跟穆迪腳步將其評級打入垃圾級
  3. Spotify(SPOT.US)炮轟蘋果(AAPL.US)藐視歐洲監管 蘋果最終能擺脫“DMA罰款”嗎?

    來自歐洲的音樂流媒體巨頭Spotify(SPOT.US)與美國消費電子巨頭蘋果(AAPL.US)之間的法律合規爭端似乎加劇,Spotify首席執行官丹尼爾·埃克近日痛斥蘋果公司,指責蘋果長期以來持續違反與藐視歐盟出台的《數字市場法案》(簡稱DMA)。埃克近日在一次采訪中直言,這家提供iPhone與iPad等消費電子産品的科技巨頭爲遵守上述歐盟法案所做的表面努力實爲“鬧劇”,其“拖延合規准則的慣用套路”實則在架空該法案對美國科技巨頭們的剛性約束。“歐盟必須證明已通過的法律會被切實執行,”埃克周二接受彭博采訪時強調,並透露美國反壟斷監管機構也正緊盯蘋果行爲。歐盟競爭事務專員特雷莎·裏貝拉承諾于叁月底前裁定蘋果對于DMA法案的合規性,依據法案可處全球年營收高達10%的罰金,但此舉或將激化與特朗普政府的矛盾——後者上周簽署一份重要備忘錄,威脅對過度處罰實施報複性關稅。埃克專程赴布魯塞爾與歐盟委員會官員們進行會晤,敦促其依據法案強制蘋果公平開放第叁方應用商店。盡管蘋果叁月宣布允許iOS系統接入替代性質的智能手機移動端應用商店,但附加極爲嚴苛的條款與新收費結構。埃克抨擊道:“蘋果公司通過設置准入門檻與異常畸形的高抽成,使競爭對手根本無法生存。”埃克本人長期致力于推動歐盟反壟斷監管部門對于蘋果公司采取實際的施壓行動,可謂是蘋果公司在歐洲市場的“眼中釘”。去年在Spotify發起投訴之後,歐盟委員會以“阻止音樂流媒體應用向用戶們告知蘋果APP應用商店外的低價服務”爲由對蘋果處以18億歐元(20億美元)罰款,並依據DMA法案對蘋果公司類似違規行爲展開正式調查。歐盟委員會發言人證實針對蘋果的調查仍在推進,將在案件成熟後結案。這場交鋒背後,Spotify在2024年迎來用戶增長最佳年並首度實現年度盈利數據,其訂閱服務的新增用戶主要來自亞非拉市場。而蘋果仍深陷于與《堡壘之夜》開發商EpicGames的反壟斷訴訟泥潭——這場司法纏鬥已持續四年半。在2024年強勁業績增長以及對于2025年樂觀預期的推動之下,Spotify股價屢創新高,2025年以來,Spotify在美股市場的股價漲幅高達30%,大幅跑贏標普500指數,2024年全年Spotify的股價漲幅更是高達138%。蘋果拒絕對埃克言論置評,但援引早前聲明稱對某歐盟市場的第叁方應用商店上架的色情應用“深表憂慮”。去年歐盟因Spotify投訴對蘋果開出18億歐元罰單,指控其阻撓音樂流媒體應用引導用戶轉向更低價渠道。

    2025-02-26 21:07:22
    Spotify(SPOT.US)炮轟蘋果(AAPL.US)藐視歐洲監管 蘋果最終能擺脫“DMA罰款”嗎?
  4. 通用汽車(GM.US)通過新一輪股票回購計劃 並上調季度股息25%

    APP注意到,通用汽車(GM.US)計劃通過回購60億美元股票和提高股息來回報投資者。截至發稿,該公司股價盤前上漲4.4%。通用汽車周叁宣布了這一舉措,正值汽車行業面臨特朗普總統領導下的政策變化影響的不確定性,包括威脅征收關稅和承諾減少對電動汽車的支持。“我們對自己的業務計劃充滿信心,我們的資産負債表依然強勁,如果需要應對公共政策的變化,我們將靈活應變,”首席財務官PaulJacobson在一份聲明中稱。通用汽車表示,此次回購沒有到期日,但計劃在第二季度末前完成首批20億美元的回購。該公司將季度股息提高3美分至每股15美分。通用汽車公開交易股票減少這是該公司一系列重大股票回購行動中最新的一次。就在2021年,通用汽車還擁有14.5億股流通股,但目前的公開交易股票不到10億股。通用汽車去年6月份批准了60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該計劃目前還有3億美元未完成。此前,該公司于2023年11月完成了100億美元的回購計劃。自2015年以來,包括最新的回購,通用汽車董事會總共批准了377億美元的回購計劃。這幫助提振了通用汽車的股價,盡管其商業計劃和戰略最近遭遇了一系列挫折。根據調整後的2025年自由現金流目標(110億至130億美元),該公司可以在保持穩定的資本支出計劃的情況下支付這些支出。該公司沒有選擇將現金投入到新的投資中,也沒有將其作爲緩沖,以應對白宮政策變化帶來的任何負面影響。特朗普提議對墨西哥和加拿大征收25%的關稅,通用汽車在這兩個國家共有五家組裝廠,而且還通過高度整合的北美汽車零部件供應鏈受到影響。特朗普還指示通用汽車考慮取消有利于電動汽車的政策,這可能會使通用汽車在插電式汽車方面的投資面臨短期風險。

    2025-02-26 20:30:05
    通用汽車(GM.US)通過新一輪股票回購計劃 並上調季度股息25%
  5. Elliott施壓下英國石油(BP.US)“被迫”重置戰略:重拾油氣業務 削減股票回購

    英國石油(BP.US)宣布了一項重大戰略調整,重新聚焦其核心的石油和天然氣業務,並承諾出售資産和削減支出。然而,由于大幅削減股票回購計劃,該公司股價出現下跌。在備受期待的戰略更新中,英國石油首席執行官MurrayAuchincloss放棄了退出石油和天然氣業務的計劃,轉而承諾小幅增加産量。他還削減了對可再生能源的投資,並開始對潤滑油業務Castrol進行戰略評估。該業務如果出售,估值可能高達100億美元。這些戰略更新旨在安撫不滿的股東,其中包括激進投資者ElliottInvestmentManagement。但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首席執行官被迫放慢了股票回購的步伐,而回購正是該行業吸引投資者的關鍵因素之一。在英國石油的同行在未來一年仍將繼續派發股息的情況下,這家總部位于倫敦的公司將把季度回購規模從之前的17.5億美元削減至不超過10億美元。受此消息影響,英國石油英股、美股均有所下跌。截至發稿,該公司美股盤前跌超1%。自本月早些時候的報道稱Elliott持有英國石油價值近50億美元的股份以來,該公司一直面臨巨大壓力。這家激進投資者的下一步行動將取決于Auchincloss的承諾是否足夠。Elliott一直要求英國石油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包括更廣泛地退出低碳能源領域。在擔任首席執行官13個月後,這是Auchincloss首次進行的重大戰略調整。他上任時曾承諾將繼續推進其前任BernardLooney開始的快速向低碳能源轉型的計劃。然而,在去年股價下跌16%後,他承諾將“從根本上重置”公司的戰略。Auchincloss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已經制定了一個非常引人注目的重置戰略,重點是增加上遊業務”,同時削減其他領域的支出,以幫助加強英國石油的資産負債表。“我認爲,從長遠來看,投資者會喜歡這個戰略”。英國石油將把對石油和天然氣的投資增加到每年約100億美元,目標是到2030年將産量提高到每天230萬至250萬桶油當量。相比之下,此前的目標是在本十年末將産量較2019年水平減少25%。該公司將把對低碳能源的年度投資減少到15億至20億美元,比之前的指引低約50億美元。英國石油將繼續對沼氣、生物燃料和電動汽車充電業務進行“選擇性”投資。該公司計劃在2027年底前出售約200億美元的資産,幫助將淨債務從去年底的近230億美元減少到140億至180億美元。英國石油的兩個關鍵新目標是到2027年每年增加20%以上的現金流,並將當年的平均資本回報率提高到16%以上。這需要布倫特原油價格達到每桶70美元,美國天然氣價格達到每百萬英熱4美元,與當前水平相差不遠。晨星公司分析師AllenGood在一份報告中表示:“重新聚焦碳氫化合物對英國石油來說是積極的,整體支出降低和資産出售也是如此。然而,采取的措施還不夠,包括産量增長目標,而且英國石油的回購率已經大幅降低。”知情人士表示,如果Elliott對英國石油的行動不滿意,這家對沖基金可能會推動董事會和管理層的變動。該公司董事長HelgeLund尤其可能會面臨壓力,因爲衆所周知,Lund是該公司目前備受批評的淨零戰略的關鍵支持者之一。Lund在聲明中表示:“董事會認爲,這對英國石油來說是一次重要的戰略重置,並相信通過嚴格的績效管理,將爲股東帶來更好的業績和可持續的價值。”

    2025-02-26 20:10:47
    Elliott施壓下英國石油(BP.US)“被迫”重置戰略:重拾油氣業務 削減股票回購
  6. 消費者家居支出仍然謹慎 勞氏(LOW.US)2025財年展望不及市場預期

    美國室內裝飾産品零售商勞氏(LOW.US)當地時間周叁發布的最新財報與業績展望顯示,該公司預測的年度銷售額與每股收益與最大競爭對手家得寶(HD.US)前一日公布的疲軟預測基本一致,暗示在美聯儲長期維系高利率壓制下以及通脹持續高企導致中低收入消費者愈發聚焦非必需消費品,家裝行業低迷態勢將在2025年持續。雖然業績展望疲軟,但是這家總部位于美國北卡羅來納州莫裏斯維爾的家居産品零售商股價在美股盤前上漲3%,主要因該公司第四季度的同店可比銷售額意外實現增長0.2%,相比之下華爾街分析師平均預期爲下降2%,飓風肆虐過後,相關需求激增成爲關鍵的家居産品需求推力,比如消費者們對于水罐、地板重新改造、發電機和各類清潔用品的需求。過去兩年間,美國國內的高抵押貸款利率、房價持續攀升以及高額的再融資成本抑制家居改善與裝修需求,導致家裝行業市場萎靡,需求急劇放緩。周二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美國2月消費者信心創叁年半以來最大幅度惡化,進一步印證美國民衆們對于特朗普政府關稅政策潛在經濟影響的擔憂情緒加深。疊加消費者通脹預期也在持續惡化,這些最新經濟數據,疊加CPI與PPI均顯示美國通脹卷土重來,且美國經濟“滯脹”的可能性越來越大,無疑使得消費者們對于美國家居産品以及所有非必需消費品的需求持續惡化。2月份美國經濟擴張步伐卻放緩至接近停滯水平。美國綜合PMI從1月份的52.7降至50.4,創17個月以來的新低,更加悲觀的數據在于,對于美國經濟而言至關重要的龐大服務業活動兩年多首次出現萎縮,服務業PMI初值49.7,進入收縮區間,顯著低于1月的52.9,創2023年1月以來新低。通脹方面,1月CPI與PPI均超預期,美國消費者們的長期通脹預期甚至升至近30年來的最高水平。密歇根大學最新公布的2月份通脹預期顯示,美國消費者們5年期-10年期的通脹預期終值3.5%,創2021年5月份以來最大環比升幅,並創1995年以來新高,受訪者們普遍擔心特朗普上調關稅將導致物價上漲,這些都是美國經濟“滯脹”預期近日大幅升溫的核心邏輯。在美國經濟陷入“滯脹”預期的不利宏觀環境下,這家零售商表示,地板以及廚房和浴室改造等DIY自建改造項目近期面臨銷售額壓力,而這些項目約占其年營收規模的大約70%。截至1月31日的季度業績顯示,專業承包商需求回升部分抵消了DIY消費者支出持續疲軟,但全年指引暗示業績修複動能尚未穩固。最新公布的業績預期方面,勞氏預計2025財年全年的同店可比銷售額將持平至僅僅增長1%,相比之下華爾街分析師普遍預期爲增長1.13%,勞氏預測2025財年全年的每股收益區間爲12.15-12.40美元,低于分析師們普遍預期的12.49美元。盡管季度數據逆勢上揚,但謹慎的年度展望仍暴露家裝行業結構性的銷售額壓力。

    2025-02-26 20:10:07
    消費者家居支出仍然謹慎 勞氏(LOW.US)2025財年展望不及市場預期
  7. AI大考成績明早揭曉 英偉達(NVDA.US)“無敵光環”能否維持?

    APP注意到,英偉達(NVDA.US)的業績將決定人工智能是否能夠重新成爲美股上漲的主要驅動力,或者在七大科技股進入回調區間後引發進一步的疲軟。AI芯片領軍企業發布的財報已成爲華爾街今年最重要的事件之一。英偉達將于周叁收盤後公布第四季度財報,這可能是該公司迄今爲止最重要的財報,此前中國初創公司DeepSeek的崛起擾亂了AI基礎設施需求的前景。盡管英偉達股價本月呈上漲趨勢,但仍低于DeepSeek之前的水平。與之前的抛售相比,投資者更不願意在這次下跌中買入,對沖基金最近也抛售了科技股。這也是自2022年以來,英偉達首次在公布收益前股價下跌。BanrionCapitalManagement首席投資官ShanaSissel表示:“DeepSeek讓我們意識到英偉達並非不可戰勝。”她預計這家芯片制造商本季度的業績將不盡如人意。期權數據顯示,報告前後隱含的波動幅度約爲8.5%。“其他科技公司發布的財報普遍持悲觀態度,而人工智能業務在某些情況下是最悲觀的,”她補充道。“我非常謹慎,並不樂觀地認爲這份財報會像過去一年半中英偉達發布的財報那樣。這可能會導致大規模抛售。”今年1月,DeepSeek的出現打破了華爾街最穩固的交易之一:開發人工智能需要在計算能力和相關基礎設施方面進行大量投資,尤其是英偉達的芯片。DeepSeek需要的芯片數量和計算能力要少得多,但其性能可與美國最新的大模型相媲美。在TDCowen寫道微軟公司已開始取消美國大量數據中心容量的租約之後,科技股出現了最新的波動,這一舉動可能反映出人們對其是否正在建設超出長期需要的人工智能計算能力的擔憂。不過,本財報季大型科技公司報告的一個關鍵主題——包括英偉達的客戶微軟、亞馬遜公司、Alphabet和Meta——都是確認或顯著提高了資本支出計劃,這表明他們還沒有准備降低對英偉達産品的需求。JennisonAssociates的技術股票投資組合經理NickRubinstein表示:“本季度,我們看到資本支出數字大幅增加,令我感到鼓舞的是,提供大部分支出和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公司是曆史上最強大的公司,這說明這一趨勢具有可持續性。”數據顯示,分析師對英偉達2026年淨利潤的預期在過去一個季度保持穩定,而對營收的預期則上漲了約2%,這表明華爾街投行並沒有因爲DeepSeek或其他原因而下調預期。在周叁盤後發布的報告中,分析師預計英偉達的季度營收將超過38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73%。預測的穩定性,加上自上次報告以來股價一直下跌,已經削弱了英偉達最大的症結之一:估值。目前股價爲預期收益的28倍,低于10年平均水平,與納斯達克100指數的市盈率接近26倍,相差不大。“重要的是要認識到,這不再是一只昂貴的股票,”Rubinstein表示。“考慮到增長率超過20%,我認爲市盈率相對合理。”華爾街對英偉達的評級普遍偏向正面,彭博追蹤的近90%分析師建議買入,而只有一家公司——PuntoResearch——給出了賣出評級。分析師平均目標價顯示,未來12個月英偉達的漲幅爲38%,在費城證券交易所半導體指數成分股中隱含回報率最高。西北共同財富管理公司的MattStucky表示:“英偉達的股價確實不難上漲。”他對該公司Blackwell芯片的增長潛力以及其他因素持樂觀態度。如果投資者的擔憂“消散,你就會開始看到股價出現倍數擴張。”

    2025-02-26 20:00:00
    AI大考成績明早揭曉 英偉達(NVDA.US)“無敵光環”能否維持?
  8. 美股前瞻 | 叁大股指期貨齊漲,英偉達(NVDA.US)財報盤後重磅來襲

    1.2月26日(周叁)美股盤前,美股叁大股指期貨齊漲。截至發稿,道指期貨漲0.34%,標普500指數期貨漲0.53%,納指期貨漲0.80%。2.截至發稿,德國DAX指數漲1.48%,英國富時100指數漲0.58%,法國CAC40指數漲1.21%,歐洲斯托克50指數漲1.16%。3.截至發稿,WTI原油漲0.06%,報68.85美元/桶。布倫特原油跌0.01%,報72.38美元/桶。市場消息美銀警告:標普500沖高乏力顯露頹勢,特朗普或啓動幹預托市。美國銀行策略師邁克爾·哈特內特表示,在歐洲和中國股市表現優異之際,投資者對標准普爾500指數進一步上漲的空間越來越“懷疑”。“標普指數創下新高所花的時間越長,難度就越大,人們的疑慮也隨之增加,”哈特內特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歐洲在發揮作用,中國在發揮作用,甚至美國債券也開始發揮作用。”該策略師今年推薦國際股票而非美國股票,因爲他預計,自2023年初以來推動美國股市上漲之後,所謂的“七大科技股”將會出現波動。盡管他表示投資者對大型科技股並不悲觀,但如果交易“不能持續發揮作用”,這些股票很容易下跌。特朗普開售500萬美元移民“金卡”,資金或用以減少赤字。特朗普表示,他將啓動一項計劃,向投資500萬美元的外國人提供居留權和獲得公民身份的途徑。在他對非法移民進行全面打擊的同時,這爲合法移民提供了一條新途徑。特朗普說,這個被稱爲“金卡”的項目將在兩周內啓動,他還說,他認爲美國政府不需要獲得國會的批准。目前尚不清楚該計劃的全部範圍以及將如何實施。特朗普周二在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陪同下簽署行政命令時說:“我們將給這張卡定價在500萬美元左右,它能有綠卡的待遇。”盧特尼克表示,此舉可能會取代現有的EB-5簽證,他貶損該項目“完全是無稽之談”。特朗普研究對銅征收關稅,紐約銅價跳升。在特朗普總統簽署一項行政命令,指示美國商務部審查可能對銅征收的關稅後,美國銅期貨價格攀升。此舉是旨在對特定行業征收關稅的一系列措施中的最新舉措,旨在重塑全球供應鏈。由于美國和全球價格之間可能存在差距,今年主要銅價價差出現了重大錯位。Comex銅期貨一度上漲2.4%,創下2月12日以來的最大盤中漲幅。消息傳出後,在美國上市的銅礦企業股價也出現上漲,調查將根據《貿易擴張法》第232條進行,該條款賦予美國總統以國內安全爲由實施貿易限制的廣泛權力。特朗普還利用這一權力對另外兩種工業金屬——鋼鐵和鋁——征收25%的關稅,這些關稅將于3月份生效。美聯儲監管副主席巴爾:貨幣政策與金融穩定密不可分。美聯儲負責監管的副主席巴爾(MichaelBarr)周二在發表講話時表示,貨幣政策和金融穩定“密不可分”。巴爾將于本周五卸任監管副主席一職,同時繼續留任美聯儲理事。在他擔任監管副主席的最後幾天裏,他強調了強有力的監管和美聯儲獨立性的重要性。在巴爾周二發表講話之前,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期發布行政令,尋求收緊對獨立機構的控制,包括美聯儲的銀行監督和監管工作。盡管這一行政令不會直接影響美聯儲的貨幣政策,但它要求各機構在發布法規草案前提交白宮審查,並就優先事項和戰略與政府協商。巴爾表示,美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CFPB)爲美國家庭帶來了“巨大的好處”。黃金漲到頂了?以巴菲特投資法則爲尺,專家敲響警鍾。黃金價格在過去一年中飙升。然而,專家表示,投資者應該謹慎。一位顧問建議考慮沃倫•巴菲特的法則:“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專家說,黃金應該只占投資組合中很小的比例,在一個多元化的投資組合中可能只占1%或2%,甚至更少。截至周二,追蹤金價的SPDRGoldShares基金(GLD)在2025年上漲了約11%。過去一年的回報率增長了約42%。今年以來,黃金期貨價格也上漲了約10%,目前較去年同期上漲了36%。相比之下,標普500指數在2025年上漲了約1.5%,過去一年上漲了17%。個股消息美股巨震倒計時?英偉達(NVDA.US)財報或打開“潘多拉魔盒”,交易員提前對沖風險。上周,未平倉VIX看漲期權與看跌期權之比接近2023年9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周二有逾100萬份看漲期權易手。投資者開始加大對波動性將卷土重來的押注,因爲英偉將于周叁美股盤後公布的財報可能只是一系列波動的開端。雖然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重返白宮以及他的關稅言論到目前爲止沒有讓交易員感到驚慌失措,但從野村控股的CharlieMcElligott到高盛集團的ScottRubner,分析師發出的警告聲卻越來越響亮。期權平台SpotGamma表示:“英偉達有可能影響整個股市。未來幾周波動率將飙升的催化劑有很多,包括關稅和美國政府關門的最後期限。”勞氏(LOW.US)Q4營收186億美元,淨利潤11億美元。勞氏第四季度營收爲186億美元。可比銷售額實現了0.2%的增長。該公司Q4淨利潤達到11億美元,稀釋每股收益(EPS)爲1.99美元,相較于2023年第四季度的1.77美元有所增長。截至2025年1月31日,勞氏公司經營着1,748家門店,零售面積達到1.95億平方英尺。展望未來,勞氏預計2026年第一季度每股收益將在12.15美元至12.40美元之間,而分析師的預期爲12.48美元。對于2026年第一季度的營收,勞氏預計將在835億美元至845億美元之間,而分析師的預期爲847.7億美元。Stellantis(STLA.US)業績大滑坡!2024年利潤暴跌七成北美、歐洲市場雙受挫。歐洲汽車巨頭Stellantis周叁發布財報表示,2024年盈利出現大幅下滑,並預計公司今年利潤仍難有顯著改善。目前,這家汽車制造商正努力重振低迷的銷售,同時尋找新的首席執行官。這家擁有吉普、道奇、菲亞特、克萊斯勒和標致等知名品牌的跨國企業集團2024年全年淨利潤僅爲55億歐元(合57.7億美元),較2023年全年的186億歐元暴跌70%,也低于分析師預期的64億歐元。調整後營業利潤率爲5.5%,位于該公司指引區間的下限,遠低于上年同期的12.8%。展望未來,Stellantis預計2025年調整後的營業利潤率將達到中個位數水平。美國市場複蘇助力,百威英博(BUD.US)Q4利潤大增10.1%超預期。百威英博第四季度有機EBITDA同比增長10.1%,高于分析師平均預期的7.95%。其全年8.2%的增幅也超出市場預期和公司自身指引區間。在美國市場,得益于MichelobUltra和BuschLight兩大品牌的強勁銷售表現,百威英博市場份額有所提升,營收增長0.8%。該公司于今年1月推出的無醇啤酒MichelobUltraZero也取得了良好市場反響。不過,受中國和阿根廷市場消費持續疲軟的影響,百威英博第四季度銷量下降1.9%,降幅超出分析師預期,全年下降1.4%。展望未來,百威英博預測,到2025年,公司有機EBITDA增長率將維持在4%至8%之間。高途(GOTU.US)Q4營收同比增長82.5%,淨虧損1.36億元。高途Q4營收爲13.89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82.5%;淨虧損爲1.36億元,上年同期淨虧損1.20億元。現金收入爲21.60億元,同比增長69.0%。淨經營現金流入爲7.84億元,同比增長59.4%。全年業績方面,該公司營收爲45.54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53.8%;淨虧損爲10.49億元,上年同期淨虧損730萬元。展望未來。該公司預計2025財年第一季度營收在14.08億元至14.28億元之間,即同比增長48.7%至50.8%。蘋果(AAPL.US)強收27%“外鏈稅”遭法庭拷問:頂風漲價還是合規操作?蘋果的一位高管在法庭上表示,對蘋果公司盈利的影響是其決定向開發者收取27%的費用以引導客戶在AppStore之外進行支付的關鍵因素,盡管這一舉措可能會違反法庭命令。美國地區法官伊馮娜·岡薩雷斯·羅傑斯(YvonneGonzalezRogers)正在確定蘋果公司是否遵守了她2021年的命令,該命令要求蘋果爲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這場訴訟結束了圍繞EpicGamesInc.指控蘋果試圖壟斷利潤豐厚的移動應用市場的長期鬥爭。在去年開始的聽證會上,法官多次對蘋果是否采取足夠措施促進競爭表示懷疑。“數據中心過剩”不存在!傳Meta(META.US)正籌備2000億美元巨型數據中心。據TheInformation周二援引知情人士報道,Meta平台(Meta.US)正在討論爲其人工智能項目建設一個新的數據中心園區,潛在成本超過2000億美元。報道稱,Meta高管已經通知數據中心開發商,該公司正在考慮在路易斯安那州、懷俄明州或德克薩斯州等州建設數據中心,高層領導本月已經參觀了潛在的地點。自2022年OpenAI推出ChatGPT以來,各行各業公司都在努力將人工智能納入其産品和服務,因而對人工智能的投資激增。Meta沒有立即回應置評請求。上個月,Meta首席執行官馬克·紮克伯格表示,該公司計劃今年斥資650億美元擴大其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無懼歐洲銷量“斷崖式”下跌,特斯拉(TSLA.US)收購德國破産零部件制造商部分資産。盡管特斯拉在德國遭遇“麻煩”,但這家美國汽車制造商周二表示,將收購破産的德國高科技零部件制造商ManzAG的部分資産,包括其位于德國Reutlingen的工廠、設備和300多名員工。ManzAG表示,其破産管理人與特斯拉子公司TeslaAutomationGmbH于周一簽署了一份收購協議。雙方同意不披露收購價格,交易的完成受合並控制法的約束。ManzAG補充稱,大約100名員工將失去工作,不會被轉移至TeslaAutomationGmbH。這筆交易標志着特斯拉在德國的業務範圍擴大,該公司已在柏林附近經營着一家超級工廠。重要經濟數據和事件預告北京時間21:00:美國1月營建許可月率修正值(%)。北京時間23:00:美國截至2月21日當周EIA原油庫存變動(萬桶)、美國1月季調後新屋銷售年化總數(萬戶)。北京時間23:10:美國至2月21日四周公司債市困境指數-市場整體均值。北京時間23:30:美國截至2月21日當周EIA天然氣庫存變動(億立方英尺)北京時間21:30:2027年FOMC票委、裏奇蒙聯儲主席巴爾金以"通脹的前世今生"爲題發表講話。次日北京時間淩晨01:00:2027年FOMC票委、亞特蘭大聯儲主席博斯蒂克就經濟前景和樓市發表講話。業績預告周四早間:英偉達(NVDA.US)、賽富時(CRM.US)、新思科技(SNPS.US)、Snowflake(SNOW.US)、eBay(EBAY.US)、C3.ai(AI.US)周四盤前:挪威郵輪(NCLH.US)、再鼎醫藥(ZLAB.US)、大全新能源(DQ.US)

    2025-02-26 19:45:43
    美股前瞻 | 叁大股指期貨齊漲,英偉達(NVDA.US)財報盤後重磅來襲
  9. 高途(GOTU.US)Q4營收同比增長82.5% 淨虧損1.36億元

    高途(GOTU.US)公布了2024財年第四季度業績。財報顯示,高途Q4營收爲13.89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82.5%;淨虧損爲1.36億元,上年同期淨虧損1.20億元。Non-GAAP會計准則下的淨虧損爲1.24億元,上年同期淨虧損1.04億元。現金收入爲21.60億元,同比增長69.0%。淨經營現金流入爲7.84億元,同比增長59.4%。經營虧損爲1.49億元,上年同期虧損1.88億元。全年業績方面,該公司營收爲45.54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53.8%;淨虧損爲10.49億元,上年同期淨虧損730萬元。Non-GAAP會計准則下的淨虧損爲9.96億元,上年同期淨利潤5110萬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受限現金、短期及長期投資合計爲40.94億元。展望未來。該公司預計2025財年第一季度營收在14.08億元至14.28億元之間,即同比增長48.7%至50.8%。截至發稿,高途周叁美股盤前漲逾8%。

    2025-02-26 19:06:47
    高途(GOTU.US)Q4營收同比增長82.5% 淨虧損1.36億元
  10. 大摩預言中美電動汽車合作浪潮將開啓 美國車企迎來“價值重估”?

    雖然中美兩國在高科技領域的競爭之勢日益加劇,但隨着智能化駕駛浪潮席卷全球,且在人工智能(AI)催化之下的電動汽車智駕領域中國可謂處于全球最頂尖行列,近期市場出現這樣一種觀點:中美兩國在電動汽車領域的技術合作可能將步入加速階段。華爾街金融巨頭摩根士丹利(以下簡稱“大摩”)近日發布最新研報稱,非常看好中美兩國在電動汽車領域展開合作,該機構表示,中美汽車産業關系可能已度過最低谷,盡管國家競爭持續,但預計華盛頓與北京將圍繞電動汽車技術不斷探索合作領域。大摩在研報中表示,電動汽車(EV)是AI大腦的物理接口,並且隨着汽車行業從“無連接的輪上鐵盒”向AI賦能的AI代理路徑加速演進,全球汽車市場結構、供應鏈構成以及監管環境正經曆深刻變革。“斷言中美EV(電動汽車)市場將完全割裂爲時尚早,我們與西方世界的車企高管的討論表明,與中國車企合作具有必要性。多數共識認爲,在保障各自國家安全利益的前提下存在合作路徑,這場重磅合作可能即將拉開帷幕。”基于中美兩國的電動汽車相關企業技術合作預期,大摩尤其看好具備中國業務敞口的美國電動汽車公司業績以及股價前景,比如看漲特斯拉(TSLA.US),主要基于特斯拉憑借在智駕領域所具備的獨家優勢,尤其是當特斯拉與中國科技企業完成雲端訓練數據存儲合作、國內智能駕駛測繪數據庫合作等敏感技術方面的合規化合作之後,“完整版特斯拉FSD”進入中國市場後有望進一步提升特斯拉相對于衆多具備智駕技術的廉價中國車型的競爭力,進而提振中國市場需求。大摩看漲MobileyeGlobal(MBLY.US)則基于這家聚焦自動駕駛的公司在中國長期以來的自動駕駛業務敞口,繼續看漲LearCorporation(LEA.US)、福特、通用汽車以及法拉利(RACE.US)則基于這些車企與中國車企在智能駕駛、電動汽車制造以及電動汽車供應鏈方面的深度合作帶來的愈發樂觀的營收前景展望。比亞迪“天神之眼”開啓智駕平權,中國智駕領先世界中國造車巨頭比亞迪在2月放出智能駕駛“超級大招”——“天神之眼”高階智駕系統之後,特斯拉以及美國叁大傳統汽車巨頭——福特汽車、通用汽車以及斯特蘭蒂斯(Stellantis)在智能駕駛賽道,尤其是在其重要市場中國所面臨的智能駕駛競爭進一步加大。大摩表示,從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駕駛技術以及全球最高效的電動汽車制造鏈而言,中國可能已贏得經濟型電動汽車競賽。相比于在中國市場智駕能力不及北美市場的增強版自動輔助駕駛(EnhancedAutopilot,即EAP),並且搭載EAP的特斯拉‌Model系列售價超過20萬人民幣,比亞迪堪稱徹底打破“智駕等于高價”的電動汽車競爭格局。特斯拉EAP系統與包括“蔚小理”在內的中國智駕市場上的衆多電動汽車新勢力智駕系統相比並不具備性價比優勢。汽車市場“智駕等于高價”的格局,正在被比亞迪打破。比亞迪近日在一場以“智駕平權”爲基調的重要發布會上,官宣了10萬級以上車型將全系標配天神之眼高階智駕,甚至起售價7萬元左右的海鷗等車型都將搭載天神之眼。比亞迪“天神之眼”,可謂全面開啓全民智駕時代。據了解,2月10日晚間,比亞迪高階智駕系統“天神之眼”震撼發布,分爲叁個版本,其中叁激光版本主要搭載于仰望車型。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表示,天神之眼高階智駕可實現全程高速0接管。比亞迪全系共21款車型將搭載天神之眼高階智駕,20萬級、15萬級、10萬級車型全系標配,10萬以下車型將多數搭載。首批搭載“天神之眼”的人工智能高階智駕的21款車型同步上市,比亞迪官方喊出“加量不加價”。值得注意的是,比亞迪旗下最便宜的車型海鷗也將搭載高階智駕,比亞迪率先將智駕推廣至7萬級A00級小車,對于國內車市來說,尤其是對于致力于將FSD引入中國,但是售價高得多的特斯拉來說,無疑相當于放了一枚“超級核彈”。這也是爲何華爾街金融巨頭摩根士丹利在全程看完比亞迪“天神之眼”發布會後,感慨留給美國底特律造車叁巨頭,以及電動汽車領導特斯拉的對于“全民智駕”的反應時間不多了。雖然在特朗普政府主導的“制造業回流美國”政策基調之下底特律叁巨頭——即福特汽車、通用汽車以及斯特蘭蒂斯(Stellantis)在美國汽車市場的份額有望繼續穩固,但是這叁大巨頭在重要市場之一中國的銷量或將被比亞迪領軍的電動汽車勢力持續蠶食,進而不斷拉低這叁大車企的市值。畢竟售價10萬人民幣左右且搭載智能駕駛系統,對于多數中國消費者來說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大摩看好美國車企與中國電動汽車企業合作前景大摩分析師團隊表示,生成式AI正在加劇傳統車企與電動汽車造車新勢力之間的人工智能技術鴻溝,將成爲全球汽車行業結構和汽車行業商業模式變革的關鍵催化劑。大摩在研究報告中表示,在剛剛過去的四季度財報電話會上,以底特律“叁巨頭”(通用汽車、福特與斯特蘭蒂斯)爲首的美國傳統車企對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智能駕駛車輛方面的討論較少,表明他們在這一領域的進展相對緩慢。大摩的這份報告還提及,比亞迪發布的“天神之眼”智駕技術,或許將是全球自動駕駛領域的“DeepSeek震撼世界時刻”。因此,中國電動汽車企業在“低成本電動汽車制造”以及“電動汽車智能駕駛”方面的絕對領先優勢,可能吸引通用汽車以及福特、斯特蘭蒂(Stellantis)與中國電動汽車領軍者們合作建造汽車工廠或者全面基于中國電動汽車公司的智能駕駛系統,進而幫助這些美國傳統車企在電動汽車市場規模無比龐大的中國市場斬獲更多市場份額。大摩分析團隊表示,盡管短期美國電動汽車銷售額受到特朗普政策/關稅的負面驅動,但是該機構認爲這只是2027-2030年電動汽車采用率階梯式上升前的短暫停頓。“電動汽車(EV)是AI大腦的物理接口。在我們看來,AI正推動自動駕駛全速前進,從而加速EV商業化進程。美國將保持燃油車保護堡壘的觀點存在根本缺陷。此外,實現車輛可負擔性——即目標:售價<2萬美元、續航>300英裏、快充、先進ADAS、奧迪級體驗的‘終極汽車答案’,很可能來自EV,而不是燃油車”。大摩認爲,美國電動汽車(EV)普及必然涉及中國元素,盡管預計EV深度滲透美國市場將經曆利益博弈與保護主義措施周期,但最終仍需通過中國電池/EV合作夥伴的"入口"推動美國EV普及,特斯拉則非常有可能在承接中國BEV制造技術本土化方面發揮關鍵作用。大摩還認爲,美國傳統車企通過爲中國車企提供西方市場“入口”,同時幫助處置在華潛在的擱淺資産(或重新利用)作爲回報,中國車企或可反哺美國傳統車企實施更高效的EV戰略。

    2025-02-26 17:47:16
    大摩預言中美電動汽車合作浪潮將開啓 美國車企迎來“價值重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