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1. Starlink如何影響全球電信和衛星服務?高盛繼續看好傳統運營商

    APP注意到,衛星互聯網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和潛力,逐漸成爲全球電信領域的重要參與者。高盛深入探討了以Starlink、亞馬遜和多家中國衛星運營商爲代表的新興衛星互聯網服務提供商對全球電信和衛星服務的影響。報告指出,盡管面臨諸多挑戰,衛星互聯網仍爲電信運營商帶來了新的機遇,同時也對現有衛星運營商構成了顯著的競爭威脅。衛星互聯網的崛起SpaceX的Starlink、亞馬遜的Kuiper項目以及中國多家衛星運營商正加速推進低地球軌道(LEO)衛星部署計劃。高盛最新研究報告顯示,若主要企業達成發射目標,LEO衛星數量將從當前的7,000顆激增至2030年的3萬顆,2035年更可能突破7.8萬顆。盡管衛星互聯網具有巨大的潛力,但其發展仍面臨諸多挑戰。首先,監管問題是一個重要的障礙,包括太空垃圾的風險和頻譜沖突等。其次,經濟成本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衛星寬帶服務目前的成本高于傳統的電信服務,這可能限制其在價格敏感市場的競爭力。此外,LEO衛星的壽命相對較短,通常爲5年左右,這要求衛星運營商必須持續投入資金進行衛星的更新和維護。報告認爲,衛星互聯網對傳統電信運營商的威脅有限,主要原因是衛星運營商在容量上的限制。即使Starlink和其他衛星公司能夠實現其發射和每顆衛星容量提升的目標,預計到2035年,也只有約8%的美國人口能夠通過衛星寬帶獲得具有競爭力的服務。然而,衛星互聯網在農村和偏遠地區的應用前景廣闊,這些地區傳統電信基礎設施覆蓋不足,衛星互聯網可以作爲一種有效的補充手段。高盛指出,新興衛星運營商的崛起對現有衛星運營商構成了顯著的競爭威脅。特別是對于歐洲的衛星運營商,如Eutelsat和SES,他們可能面臨更大的市場壓力。這些現有衛星運營商需要在技術升級、成本控制和市場拓展等方面加快步伐,以應對新興衛星運營商的挑戰。高盛給予Eutelsat“賣出”評級。並指出,Eutelsat與OneWeb合並後的債務股本比攀升至2.8:1,反映傳統衛星商業模式在LEO時代的脆弱性。電信運營商同時面對機遇和挑戰面對衛星通信的挑戰,高盛給予AT&T(T.US)、T-Mlobile(TMUS.US)和Verizon(VZ.US)等運營商“買入”評級。高盛認爲,衛星互聯網對傳統電信運營商的威脅有限,主要原因是衛星運營商在容量上的限制。即使Starlink和其他衛星公司能夠實現其發射和每顆衛星容量提升的目標,預計到2035年,也只有約8%的美國人口能夠通過衛星寬帶獲得具有競爭力的服務。然而,衛星互聯網在農村和偏遠地區的應用前景廣闊,這些地區傳統電信基礎設施覆蓋不足,衛星互聯網可以作爲一種有效的補充手段。Starlink作爲衛星互聯網領域的領先者,已經在全球範圍內建立了約7000顆LEO衛星的網絡,並計劃在未來幾年內發射更多的衛星。Starlink不僅在消費者市場取得了顯著的進展,還在企業市場和政府市場簽訂了多個批發協議。例如,Starlink已經與T-Mobile合作,提供衛星寬帶服務,這表明衛星互聯網與傳統電信服務的融合趨勢。

    2025-02-25 17:00:00
    Starlink如何影響全球電信和衛星服務?高盛繼續看好傳統運營商
  2. 上任不到兩年!聯合利華(UL.US)CEO突然宣布離職

    聯合利華(UL.US)首席執行官HeinSchumacher在執掌這家消費品巨頭不到兩年後,意外宣布即將卸任。聯合利華表示,現任首席財務官FernandoFernandez將接任這一職位。Fernandez此前曾擔任該公司拉美區負責人以及美容與健康業務部門主管,後者是該公司增長最快的業務之一。據了解,Schumacher于2023年7月接替AlanJope出任首席執行官,當時投資者對該集團的信心正處于低谷。這位荷蘭籍高管上任後立即啓動了一系列改革,包括計劃分拆冰淇淋業務和削減成本。在經曆了一段高通脹時期後,他還一直在努力推動公司從價格驅動型增長轉向以銷量擴張爲重點的發展模式。在其任期內,聯合利華股價上漲了9.4%。此次首席執行官更迭將于3月生效,Schumacher將于5月31日正式離職。Schumacher的改革努力受到了中國和美國市場消費者信心疲軟的挑戰,這兩個市場對這家生産好樂門蛋黃醬和家樂濃湯寶的公司至關重要。本月早些時候,聯合利華表示其冰淇淋業務將主要在阿姆斯特丹上市,並在今年分拆業務時在倫敦和紐約進行二次上市。該公司還報告稱,第四季度基本銷售額增長4%,略高于預期,並表示2025年利潤將會有所改善。該公司表示,2025年的業績指引保持不變。聯合利華董事長IanMeakins表示,Schumacher離職的決定是雙方共同作出的,並稱贊Fernandez“果斷且注重成果的工作方式”。他在周二的一份聲明中補充道:“盡管董事會對聯合利華2024年的表現感到滿意,但要實現行業領先的成績,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025-02-25 16:44:28
    上任不到兩年!聯合利華(UL.US)CEO突然宣布離職
  3. 特斯拉(TSLA.US)中國版FSD首秀被吐槽“高價低配“,國産智駕加速超車

    美國電動汽車制造商特斯拉(TSLA.US)周二在中國對其自動駕駛軟件進行了期待已久的更新,推出了城市導航功能,但這一舉措卻令中國車主感到失望,他們認爲這與埃隆·馬斯克此前的承諾相去甚遠。特斯拉在其應用程序上的通知中表示,新功能包括根據速度和路線自動變道,以及檢測路口紅綠燈並決定是否轉彎。此外,車載攝像頭還將監控駕駛員的注意力。一位知情人士透露,這些功能與特斯拉的“全自動駕駛”(FSD)類似,但由于對中國道路和交通規則的數據訓練不足,因此不如美國的功能先進。據悉,FSD是一套利用生成人工智能開發的駕駛輔助技術,用于應對更複雜的交通狀況,而Autopilot則用于處理更常規的情況。有媒體報道,此次更新是分批次推送,爲官方灰度測試。國內推出的智能輔助駕駛目前僅L2級別,尚不能實現美國FSD的完全無人駕駛功能。此外,特斯拉官網已經將此前FSD訂購頁面描述由“完全自動駕駛能力”修改爲“FSD智能輔助駕駛功能”。馬斯克希望將完整的自動駕駛儀和FSD系統引入中國,但他表示,由于美國和中國政府都施加了技術限制,這一努力面臨諸多挑戰。該公司已將2024年底的初始目標推遲到今年。多名中國社交媒體用戶表示,此次更新令人失望,因爲它並未實現特斯拉多年來宣傳的功能,並且他們指出,中國競爭對手汽車制造商正在以更低的價格甚至免費提供類似的駕駛輔助功能。其中,一位浙江省的特斯拉車主在2019年購買長續航版Model3時支付了56,000元人民幣(約合7,720美元)購買了FSD軟件,但由于功能缺乏更新,他感到非常沮喪。“我們可以看出,特斯拉別無選擇,只能推出一款故意限制的系統……”該車主表示,“特斯拉很難趕上中國汽車的智能駕駛能力,考慮到其高昂的定價,這更不合理。”由于FSD系統在中國的推出延遲,特斯拉在與華爲、小米和比亞迪等中國競爭對手的競爭中處于劣勢。這些競爭對手已推出了數十款電動汽車,這些汽車均搭載先進的智能駕駛軟件,能夠在中國複雜的城市交通中導航。特斯拉向其客戶收取近9,000美元的額外費用,以在其售價32,000美元起的電動汽車中使用有限版本的FSD軟件。相比之下,小米的SU7電動轎車起價29,700美元,在中國的月銷量已經超過特斯拉的Model3,並且免費提供包括城市導航在內的增強型智能駕駛系統。本月初,比亞迪還開始在其大部分車型上免費提供先進的自動駕駛功能,其中包括售價低至9,555美元的車型。特斯拉的Autopilot升級版與比亞迪的God'sEye系統中端版本相當,後者使用先進的計算和激光雷達生成汽車周圍環境的3D圖像,以協助導航避開障礙物。該功能在其高端品牌Denza以及Dynasty和Ocean系列的高端車型中提供。馬斯克表示,特斯拉正在尋求中國監管部門的批准,以在中國全面推出FSD,但中國目前只要求汽車制造商向工業和信息化部注冊任何二級更新。根據行業標准,Autopilot和FSD都屬于二級自動駕駛技術,因此根據中國法律,它們在必要時需要人工監督和幹預。汽車制造商只需尋求監管部門對更先進的叁級及以上自動駕駛功能的批准。然而,據此前報道稱,馬斯克希望能夠將特斯拉汽車在中國收集的數據轉移到國外,而中國的數據法對此類數據進行了嚴格監管。這些數據用于訓練自動駕駛系統,將推動特斯拉生産全自動駕駛汽車的長期努力。作爲這項努力的一部分,特斯拉還計劃在中國建立數據中心,以訓練完全自動駕駛汽車所需的算法。馬斯克在上個月的財報簡報中表示,由于美國禁止在中國進行現場培訓,特斯拉一直在使用互聯網上的中國街道視頻來訓練其人工智能軟件。

    2025-02-25 15:55:06
    特斯拉(TSLA.US)中國版FSD首秀被吐槽“高價低配“,國産智駕加速超車
  4. 蘋果(AAPL.US)10億美元投資換市場:印尼iPhone 16禁令終解除

    據知情人士透露,印尼和蘋果(AAPL.US)已就解除該國對iPhone16系列的禁令達成協議,這爲結束長達五個月的拉鋸戰鋪平了道路,這場爭端迫使這家美國科技巨頭將其在印尼的承諾投資提高至10億美元。知情人士表示,負責執行禁令的印尼工業部最快將于本周與蘋果簽署諒解備忘錄。知情人士稱,工業部將舉行新聞發布會,並計劃盡快發放允許iPhone16銷售的許可證。這一協議爲始于去年10月的爭端畫上了句號。當時,印尼以蘋果未能遵守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國內制造要求爲由,拒絕爲其最新設備發放銷售許可。隨後,蘋果承諾在印尼投資10億美元,印度尼西亞總統普拉博沃·蘇比延多指示部長們接受這一提議。然而,工業部上個月出人意料地維持了禁令,試圖爭取更有利的條件。知情人士稱,除了10億美元的投資外,蘋果還承諾對當地人進行産品研發培訓,使他們能夠開發類似軟件並設計自己的産品。此舉旨在安撫印尼政府,後者一直推動蘋果在該國設立研發設施。其中一位知情人士稱,創新投資將通過現有蘋果學院以外的項目進行。知情人士稱,蘋果目前沒有在印尼生産iPhone的計劃。盡管雙方已就解除禁令的條款達成一致,但印尼此前曾有過反悔的先例,因此這筆交易仍有可能告吹。蘋果和印尼工業部沒有立即回應置評請求。知情人士稱,盡管今年1月協議在最後一刻意外破裂,但談判仍在積極進展。上周,工業部長阿古斯·古米旺·卡爾塔薩斯米塔宣布,蘋果已結清了因2020年至2023年期間未遵守當地規則而欠政府的1000萬美元債務。這筆交易對印尼來說是一場勝利,其強硬策略奏效,成功讓一家大型外國公司加大投資,在印尼開發産品並促進本地制造業,而不僅僅是將其作爲銷售中心。印尼政府此前表示,蘋果在印尼的投資僅爲約9500萬美元。該協議對普拉博沃來說也是恰逢其時。美國科技巨頭向其政府讓步的形象,可能有助于提升他在國內的地位。此前,他的多項政策逆轉引發了混亂,使其聲望受損。此外,他威脅到就業和獎學金的全面削減開支計劃,上周引發了數日的抗議活動。對蘋果而言,這筆交易使其在中國市場銷售放緩之際,得以進入印尼龐大的消費市場。盡管蘋果在印尼智能手機品牌中排名前五之外,但該國2.78億人口中超過一半年齡在44歲以下且精通科技,這是一個不容錯過的良機。蘋果的10億美元投資計劃包括在巴淡島建立一家工廠,生産AirTags。據此前的報道稱,這家美國公司將引入立訊精密(002475.SZ)來運營這家工廠,該工廠最終將占全球AirTags産量的20%。投資提案的一部分資金還將用于在雅加達東南約叁小時車程的萬隆建立一家工廠,生産其他類型的配件,同時爲蘋果學院提供資金,這些學院將爲學生提供編程等技術技能的培訓。

    2025-02-25 15:51:33
    蘋果(AAPL.US)10億美元投資換市場:印尼iPhone 16禁令終解除
  5. 特朗普關稅重壓之下,醫療器械巨擘美敦力(MDT.US)將聚焦制造優化與AI

    全球醫療器械巨頭美敦力(MDT.US)正着手調整全球醫療器械制造布局與全球足迹,以應對美國總統特朗普發起的關稅政策可能帶來的沖擊。該公司高管周二接受媒體專訪時透露,這項戰略調整旨在構建更具彈性的全球供應鏈體系。這家生産從胰島素泵到高端智能手術機器人的跨國醫療器械企業,正密切追蹤特朗普關稅政策對其墨西哥生産基地的影響。據最新年報顯示,美敦力墨西哥工廠規模位列其全球醫療器械制造版圖第叁位。美敦力(Medtronic)主要專注于設計、開發、制造和銷售各種醫療器械和技術産品,包括心血管設備(比如心髒起搏器、除顫器)、神經調控設備、糖尿病管理産品(比如胰島素泵)、脊柱及外科手術相關設備等,乃全球最大規模醫療器械提供商之一,致力于用高科技醫療器械産品來大幅改善患者群體的生活質量以及不斷提高醫療檢測精准度。“我們持續探索大幅優化我們在全球範圍的醫療器械制造網絡的路徑,”美敦力首席技術官肯·華盛頓在印度特倫甘納邦舉辦的BioAsia生物技術峰會間隙表示。此前不久,特朗普政府宣布對墨西哥和加拿大進口商品加征高達25%的關稅,原定2月初生效的征稅計劃暫緩至3月4日,爲叁方談判預留窗口期。當被問及印度是否將被納入該公司的制造業戰略調整與優化版圖時,華盛頓本人未予置評。值得關注的是,該公司早在2021年已在印度特倫甘納邦建成美國本土外規模最大的研發中心。本月美國總統特朗普與印度總理莫迪會談後,兩國同意啓動早期貿易協定談判,以解決兩國之間的關稅爭端。美國駐海得拉巴總領事詹妮弗·拉爾森表示:“雙方會談的重要成果是啓動美印信任倡議,推動關鍵及新興技術合作——這正是兩國亟需的領域。”針對特朗普政府威脅對半導體及醫藥進口征收“25%或更高”關稅的激進表態,華盛頓強調該企業將堅守長期以來的核心戰略。“作爲擁有75年曆史的跨國企業,我們深谙在政治經濟周期波動中把握發展航向的生存法則。”“如果你不學習駕馭不同政治平台的潮起潮落的技能,像美敦力這樣的公司就無法生存75年。”華盛頓在采訪中表示。在科技戰略層面,華盛頓着重闡釋了美敦力的人工智能布局。他預言數字化與人工智能(AI)相關的崗位將迎來大幅擴張機遇,相關的研發投入也將持續加碼,但未透露具體的戰略預算細節。“我們已確立全員擁抱AI的戰略共識,這將成爲企業運營的新常態。”華盛頓在采訪中表示。“我們期望每個人都應該接受人工智能作爲一種開展業務的方式。”GMIResearch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在分析極其複發的醫療數據時,AI往往能夠以更短的時間和更低的成本執行分析與總結任務,從而大幅優化患者、醫生和醫院管理人員之間的聯系;並且該機構預計AI有望全面應用于醫學成像與快速診斷、藥物發現、醫療手術輔助機器人、基因級別的精准醫療、藥物模擬篩選以及蛋白質結構預測等領域,大幅縮減産品創新周期、全面提高現代醫學的精准率以及在同樣的時間內覆蓋更大範圍的患者。

    2025-02-25 15:44:35
    特朗普關稅重壓之下,醫療器械巨擘美敦力(MDT.US)將聚焦制造優化與AI
  6. 高盛:美國零售經紀商增長強勁勢頭料持續 投行業務複蘇前景仍待驗證

    APP獲此,高盛于2月23日發布研報稱,在零售交易勢頭強勁的背景下,市場對零售經紀商的樂觀情緒仍在繼續;而即使在去年第四季度實現了強勁的盈利增長,投資銀行業的複蘇仍面臨考驗。高盛指出,自2025年1月1日以來,該行覆蓋的美國零售經紀商股票——Robinhood(HOOD.US)和盈透證券(IBKR.US)——平均上漲了約35%,延續了2024年上漲了約140%的強勁勢頭,表現遠超標普500指數。與此同時,美國投資銀行類股在同一時期內下跌了約5%(相比之下,該類股票在2024年上漲了約60%),表現落後于標普500指數9個百分點。在高盛看來,這反映了市場對零售交易勢頭長期景氣的持續樂觀情緒。2024年第四季度,零售經紀商的傭金收入較預期高出4%,且1月份的指標依然表現強勁。高盛認爲,在強勁的用戶獲取、資産積累和周期性有利的零售交易環境推動下,2025年-2027年的零售交易活動有進一步增長的空間。另一方面,市場對投資銀行業複蘇的質疑再次升溫,今年迄今已宣布的行業並購費用同比下降27%,而股本資本市場(ECM)/債券資本市場業務(DCM)交易量在1月分別同比下降19%和14%。高盛認爲,要想看到投資銀行業再次跑贏大盤,可能需要看到該行業的活動再次走強。高盛表示,人們樂觀地認爲,不同的營收趨勢令人們對這兩個細分行業的利潤率預期有所不同。人們樂觀地認爲,零售經紀商的利潤率可以保持在較高水平、並有可能進一步上升,但許多投資銀行的負結構性綜合杠杆率仍令人感到擔憂。此外,人們似乎樂于給零售經紀商以更高估值,這反映出強勁的用戶和市場份額增長,而許多投資銀行已出現多次業務擴張放緩、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出現收縮。高盛認爲,零售經紀商當前較高的市盈率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盡管進一步的超額表現可能更多地受到盈利預期的驅動。

    2025-02-25 15:34:33
    高盛:美國零售經紀商增長強勁勢頭料持續 投行業務複蘇前景仍待驗證
  7. 美國SEC叫停Robinhood(HOOD.US)加密調查,加密行業監管現松綁迹象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在本周一宣布,將結束對Robinhood(HOOD.US)旗下加密部門的調查,並且不會采取進一步的執法行動。Robinhood上周五透露,已收到SEC執法部門的信函,信中明確表示對其加密業務的調查已結束,且無意再采取執法措施。這一消息緊隨Coinbase(COIN.US)叁天前宣布SEC同意結束對其的執法案件之後發布。早在2024年5月,Robinhood就收到了一份通知,被告知其加密部門可能因違反證券法而面臨指控。此前,該公司曾因加密貨幣上市、托管和平台運營等問題收到傳票。當時,Robinhood的首席法律、合規和公司事務官DanGallagher表示:“盡管多年來我們一直真誠地嘗試與SEC合作以獲得監管明確性,包括我們衆所周知的‘進來注冊’的嘗試”。DanGallagher在周一的聲明中強調:“RobinhoodCrypto始終尊重聯邦證券法,並且從未允許證券交易。我們對此次調查的正式結束表示歡迎,也很高興看到SEC回歸法治並致力于公平。”SEC發言人則拒絕對此事發表評論。SEC駁回Robinhood和Coinbase的訴訟,被視爲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競選期間承諾的加密行業監管變革的早期迹象。在上一屆政府的領導下,由于SEC在時任主席GaryGensler的領導下對加密貨幣采取了嚴厲的執法監管方式,而非制定明確的運營規則,許多加密貨幣企業都認爲這是低谷。隨着特朗普政府有望出台更多優惠政策,比特幣價格首次升至10萬美元。Robinhood第四季度6.72億美元的交易收入中,近一半來自與加密貨幣交易相關的收入,且該部分收入實現了700%的增長。到2025年爲止,Robinhood股價已上漲34%。

    2025-02-25 14:55:20
    美國SEC叫停Robinhood(HOOD.US)加密調查,加密行業監管現松綁迹象
  8. 馬斯克“惹大禍”!特斯拉(TSLA.US)歐洲銷量“斷崖式”暴跌

    1月,特斯拉(TSLA.US)在歐洲的銷量暴跌45%,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其競爭對手的電動汽車銷量卻出現了顯著增長。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最新數據顯示,這家由馬斯克領導的電動汽車公司1月歐洲注冊量僅爲9945輛,遠低于上年同期的18161輛。歐洲整體電動車市場則增長37%,其中德國、英國等主要市場均取得了顯著增長。目前,特斯拉正面臨産品迭代與領導人政治立場的雙重挑戰。作爲品牌支柱車型的ModelY正進行産線升級改造,同時其首席執行官馬斯克日益激進的政治主張正在影響品牌形象。在去年的美國大選期間成爲特朗普的大金主之一後,馬斯克將目光投向了歐洲,支持極右翼政黨並抨擊現任政府。特斯拉上個月在德國僅注冊了1277輛新車,這是自2021年7月以來的最低月度銷量。在法國,其銷量暴跌63%,創下自2022年8月以來的最差表現。此外,特斯拉在英國的新車注冊量首次被比亞迪(01211)超越。盡管英國電動車市場上月增長了42%,但特斯拉的銷量卻下滑了近8%。民調機構YouGov于1月中旬在德國和英國進行的民意調查顯示,德國和英國的受訪者對馬斯克的看法普遍不佳,且對其幹預兩國政治的行爲表示不滿。1月9日,馬斯克在其社交平台X直播對話德國選擇黨黨魁愛麗絲·魏德爾(AliceWeidel),試圖爲這個反移民、親俄政黨造勢,該黨在近期選舉中位居次席。在1月下旬的德國選擇黨集會上,馬斯克更是呼籲德國人爲自己的文化和價值觀感到自豪,不要過度關注過去的罪行,相關言論恰逢奧斯維辛集中營解放80周年紀念日前夕,引發輿論嘩然。上月,馬斯克還呼籲監禁英國首相基爾·斯塔默,同時主張釋放被監禁的極右翼活動人士。另一方面,特斯拉在部分市場可能面臨庫存短缺的問題,這與其去年年底全力推動銷售有關。ModelY生産線的改造也可能影響了1月的注冊量。首席財務官VaibhavTaneja在上個月的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警告稱,ModelY産線改造將造成數周生産停滯。據了解,該公司在全球四個工廠生産ModelY,包括柏林郊外的工廠。值得關注的是,在歐洲,以大衆汽車(VWAGY.US)、Stellantis(STLA.US)和雷諾(RNLSY.US)爲首的競爭對手也面臨着更大的監管壓力,需要在2025年前銷售更多電動車。歐盟自2025年起實施的碳排放新規正重塑競爭格局,傳統車企面臨雙重壓力:既要滿足今年更嚴苛的二氧化碳排放標准,又需在2035年前實現英國市場零排放車型銷售占比的穩步提升。

    2025-02-25 14:47:45
    馬斯克“惹大禍”!特斯拉(TSLA.US)歐洲銷量“斷崖式”暴跌
  9. 無懼業績不及預期 DA Davidson逆勢唱多AI公司Nebius(NBIS.US)

    DADavidson首次覆蓋人工智能(AI)基礎設施公司Nebius(NBIS.US),予“買入”評級,目標價爲50美元。DADavidson分析師表示,Nebius已成爲超大規模主導的人工智能計算的“首批真正替代方案之一”。分析師補充說,Nebius正在利用亞馬遜AWS、Azure和谷歌雲等平台“僵化”定價和人爲供應限制的機會,提供專門的人工智能計算、透明的定價和可擴展的基礎設施。根據分部估值法,分析師表示,假設2025年營收爲7.5億美元,Nebius核心業務價值爲69億美元,而淨現金使企業價值達到約120億美元。最終,人工智能計算需求將趨于穩定,但就目前而言,Nebius的“結構性定位”是吸收長期廣泛的人工智能工作負載。在上周公布不及預期的第四季度業績後,Nebius股價大跌。截至周一美股收盤,Nebius下跌9.07%,報36.22美元。

    2025-02-25 14:47:43
    無懼業績不及預期 DA Davidson逆勢唱多AI公司Nebius(NBIS.US)
  10. 高盛解析汽車行業Q4財報:全球産銷趨勢喜憂參半 工業科技板塊投資機遇凸顯

    高盛近日發布美國汽車與工業科技行業研報,探討了該行業在第四季度財報發布後的關鍵要點與爭議,並給出投資建議。高盛目前覆蓋的大多數公司已發布財報,與近幾個季度類似,與數據中心市場關聯度較高的公司,其市場普遍預期估值通常有所上調;而主要涉足汽車領域的公司,其華爾街預期估值平均有所下調。股票市場反應不一,在財報發布後的首個交易日,有幾家公司的股價走勢與預期估值調整方向相反,例如特斯拉(TSLA.US)、通用汽車(GM.US)、Vertiv(VRT.US)、意法半導體(ST.US)、Mobileye(MBLY.US)、奧羅拉(AUR.US)。總體而言,高盛覆蓋的股票在發布財報後的股價中位數下跌了4%,同期標准普爾500指數下跌1%。展望未來12個月,考慮到周期性因素(如汽車周期與工業周期對比)以及政策/關稅風險,高盛認爲在高盛覆蓋的領域中,工業科技板塊總體上存在更好的投資機會,例如電子元件和電子制造服務(EMS)領域,如百通公司(BDC.US)、泰科電子(TEL.US)、安費諾(APH.US)、偉創力(FLEX.US)、捷普科技(JBL.US)、KeySightTechnologies(KEYS.US)。高盛針對該行業總結了五大關鍵要點與主題:全球汽車銷售和生産趨勢喜憂參半。高盛覆蓋的美國汽車原始設備制造商(OEM)預計今年銷量平平,而跟蹤的一級供應商在考慮其客戶情況後,普遍預計2025年汽車産量將同比出現低至中個位數的下降,這主要是受OEM的庫存削減計劃,以及/或者其主要客戶的市場份額下滑影響。美國汽車行業周期前景以及汽車消費者的狀況備受關注,投資者對于OEM的庫存削減和宏觀經濟增長能否支撐行業周期,還是持續高企的汽車價格、借貸成本和/或關稅會導致行業下滑存在爭議。關稅是風險因素,但通常未納入公司指引。高盛覆蓋的公司在指引中通常未考慮未來可能加征的關稅,但普遍指出,如果實施全面關稅,尤其是對墨西哥進口商品加征關稅,將對整個行業産生重大影響。許多公司在本報告中詳細說明了其目前面臨的關稅風險敞口。數據中心資本支出強勁,但增長率可能正在放緩。盡管投資者擔心,由于超大規模公司的投資回報率、供應鏈准備情況和/或DeepSeek等因素,2025年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建設可能會暫停,但高盛對主要超大規模公司的資本支出預測彙總顯示,2025年資本支出同比增長率實際上有顯著上調,從財報季開始前預期的25%上調至40%。盡管總體資本支出數據表現強勁,但這種增長能否持續,以及潛在增速放緩對供應商的估值倍數意味着什麽,仍是市場關注的焦點。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自動駕駛(AV)技術持續進步,但公司長期內能否通過這些功能盈利存爭議。幾家公司對L3/L4級自動駕駛技術的部署給出了最新目標和預期,投資者目前正持續關注一些議題,如這些部署的上線時間和節奏,以及公司將在多大程度上通過這些功能實現盈利,尤其是在長期,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市場已有多款主流車型以低成本或免費提供L2級ADAS功能。工業市場可能已見底,但複蘇力度存疑。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在1月份終于重回擴張區間,這是近兩年來的首次。高盛認爲,這是否標志着工業終端市場的複蘇,將成爲財報發布後的一個重要話題,特別是考慮到歐洲宏觀經濟的疲軟和關稅風險。高盛繼續看好所覆蓋的工業相關公司的周期性投資機會。

    2025-02-25 14:34:54
    高盛解析汽車行業Q4財報:全球産銷趨勢喜憂參半 工業科技板塊投資機遇凸顯